今年春运将发送旅客29.8亿人次,春运迎历史性转折

02-26 08:40   云上荆门  

编者按

每年春运,便是紧张时刻。旅客人山人海,堪称一次人口大迁徙。买票难,乘车难,交通等部门全力以赴。

时代前进的脚步中,春运也在悄然变化:回家,不再那么难了;服务,更加温馨了。本报今起刊登系列报道,观察、记录这些悄然而至的变化。

2月26日,春运第26天。

经历节前的出行高峰和节后返城高峰,人们发现,春运中的“难”正在日益消减:铁路部门不再“难”得焦头烂额,面对春运渐渐有了些许“轻松”的感觉;而绝大多数出行的人们发现,“一票”不再“难求”,难题变成如何“更舒适地回家、更便捷地出行”。

权威人士预计,今年春运将发送旅客29.8亿人次,与2017年发送旅客量持平。梳理2014年至2018年的春运数据发现,这是5年来发送旅客量首次出现持平。而此间,铁水公空的运力增速均持续大幅超越发送旅客增速,且仍呈增长之势。

专家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春运供需矛盾演进迎来历史性转折——运力与需求矛盾由不断加剧变为开始消减;旅客出行需求正由“一票难求”转为选择哪种出行方式更舒适、性价比更高。

春节,不管是回家还是出行,不再难了。

运力增速远超需求增速,返乡之路不再艰辛

1954年,春运一词首次出现在官方通告中,从这一年开始,今年春运进入第64个年头。

此后,每年春运都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周期性的大迁徙。今年,总量首次与上年持平。

在依然火爆的出行需求中,除去出行高峰那几天或者局部方向与线路,甚至可以买到第二天的火车票。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运力增速,远超出行人数增速——

从全国来看,“四纵四横”高铁网已成为现实。2017年,我国投运高铁新线3038公里。随着兰渝、西成等一批铁路新线相继开通,春运运力紧张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从湖北来看,近几年,武汉先后开通了至贵阳、九江、南昌等多条高铁(动车)及武咸、汉孝、武黄等城铁,从武汉出发,1至3小时可抵达省内绝大部分市州,2至7小时可抵达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城市。

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运力来看,共有473对固定开行的客车始发或通过,其中高铁和动车组286.5对。

运能更大了——2017年全局日常发送40万人次左右,较2012年提升近一倍。今年春运,截至目前最高日发送94.1万人次,比2013年春运最高日发送人数多了近30万人次。

速度更快了——更快的速度,意味着更大的运能。2013年春运,高铁(动车)运输客流不到45%,而今年春运提升到70%。

中转减少了——直达车更多了。“以前从四川到广东务工,必须要到武汉中转。从成都到武汉普通列车要跑26个小时,2014年有了动车以后也需要8小时。”长期跑川渝方向列车的武铁列车长彭利军说,这条热门线路每趟车都是满满当当。现在,随着1月25日渝贵铁路通车,成都、重庆人最快7个多小时就能一口气坐到广州,客流高峰期每天至少有1万多名旅客从川渝直接赴粤。“川军”呼啸而过,多年前武昌站人山人海的画面早已成过眼烟云,春运间叠加的压力不经意间基本消解。

相较于铁路运能的跳跃式提升,乘火车出行的旅客人数增速明显小得多。从2014年到2018年春运,武汉局发送旅客量增速总体下降,分别为13%、8%、7%、9%和4.1%。

“春运看铁路”。实际上,从旅客运量看,公路约占80%,是绝对的“大头”,尤其是轿车普遍进入家庭,中短途走公路回家更方便自由。

“自驾游需要四通八达的公路网。2013年,我省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为122.06公里,2017年达到150.6公里。”省交通运输厅相关人士介绍,截至2017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251公里;实现了100%的县市通国道,100%的乡镇通国省道。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我省春运道路客运发送旅客数量已第二年出现下降。截至2月23日,今年春运全省道路客运发送旅客约4378.49万人次,同比下降5.5%。

运输结构变化大,条条大路通我家

供需矛盾消失了吗?“现阶段,供需矛盾从‘一票难求’转为‘走得安全、走得舒心’。”

武铁的列车长刘嘉宁正在列车上度过他的第30个春运。上世纪90年代,春运期间临客上的拥挤情形,他至今印象深刻。“一个小小的厕所,挤进8个人;车厢行李架上坐着人;列车员巡车,要从座椅靠背上踩过去;不少人挤不上车,在车下急得眼泪直流……”刘嘉宁回忆。

这样的场景恍若隔世。现在,他所担值的武汉至西宁列车上,人们的脸上少了份焦虑,多了份轻松。旅客大多一个拉杆箱或者一个背包,要么玩游戏、要么听歌,一个比一个自在,一个比一个时尚。刘嘉宁常说,30年来,他经历过绿皮车、空调车、动车、高铁,亲眼见证了旅客从满足“走得了”,到还要“走得舒心”的心路历程。

铁路上不再只有“瓜子、啤酒、扑克牌”,服务升级了——

12306网络订票系统“大升级”,网购火车票比例提升至75%左右。“过去,要抢到回家的车票,要带个小板凳在火车站通宵排队;现在,动动手指就能买到票。那种等待的焦虑感,极大消除了。”在武汉读大学,现在深圳上班的陈珺感叹。

复兴号上可享受WIFI上网的“高速”,网上买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攒积分还可以兑换车票。

春节回家、旅游不再只盯着长途客车和火车,路线选择变多了——

央视财经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全国人民出行方式中,超过50%的人选择火车,自驾和飞机紧随其后,比例分别为17%和18%。旅客在选择回家路时,考虑更多的是哪条线路更舒适、快捷。

省交通运输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省道路客运投入运力25.7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8%;而同期通过高速公路的7座以下小客车却高达890万辆,同比增长9.85%。“短途需求在增加,更多人选择自驾出行。”交通人士分析。

该人士认为,航空平民化、高铁一体化、私家车普及化,春运运输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客流变化,缓解了春运的紧张局面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春运客流变化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20世纪90年代至今,民工外出成为全国现象,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春运客流量也呈井喷态势。以最近10年为例,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7.02万亿元,当年春运客流为1.56亿人次;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82万亿元,当年春运客流则达到29.8亿人次。“这种同向变化的趋势,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省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姚莉认为。

随着内地经济发展,许多人不再外出,而是在家门口就业,这在激活当地经济的同时,也改变了春运的客流结构。省人社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湖北目前有1100万农民工,省内就业达550万人,农民工务工省内外比例从过去的二八开到后来的四六开,近年达到五五开。

然而,春运呈现的这种历史转折,只是紧张局面从一路加剧到逐步缓解,但局部时段的局部线路,仍然一票难求。

以武汉至广州、深圳这一热门线路为例,节后一直呈火爆态势。“开多少趟车,就有多少人坐。”武汉局公司客运处人士说。“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力度,努力解决运输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可考虑适当延长春节假期,更有利于错峰出行。”姚莉建议。省社科院农经所研究员曾建民则建议,提倡合法拼车,共享运力资源;多创造本地就业岗位。

来源:湖北日报

责编:刘成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