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收割机在田间驰骋,农民忙着把新收的稻谷晒干、收储。
可就在田里的水稻秸秆却让人犯了愁。“不让烧,收又费人工,还卖不出价钱。”东宝区子陵铺镇七桥村5组村民张修卫说,这几年,为处理田间秸秆伤透了脑筋。
张修卫种了8亩水稻,往年收了水稻后,老张都是一把火把秸秆烧了,省时省力。后来村干部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后,老张也学着别人把秸秆收起来,用拖拉机拖出去卖,由于附近没有收储点,一趟下来赚不了几个钱。
今年,水稻刚成熟老张就急忙到村里登记收水稻、卖秸秆。
“我们从外引进大户,采取秸秆收储合作社,不仅实现了秸秆禁烧,更增加了农民收入。”七桥村村委委员龚文玉说,今年村里引进大户建了荆门市长旺合作社收储点,由村里组织收割机对全村水稻进行收割,并对秸秆打捆,每亩收费110元,比常规收费便宜20元。收上来的秸秆卖给合作社,每亩增加收入120元。
建收储点的效果立竿见影。今年七桥村未出现一处火点。
和七桥村不一样,仙居乡双龙村的秸秆收储点是依托本村的玉莹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的。
“今年区里出台了新的扶持政策,我跟村干部一合计,就打算建一个收储点。”合作社理事长张帮国对记者说。
去年,张帮国响应号召收了1800亩秸秆,秸秆收上来了,卖却成了问题。当时东宝区的收储体系没有建立,合作社收上来的秸秆只能自己想办法卖掉。卖不出去的秸秆被堆放在稻场上,秋季的几场大雨后,秸秆全烂了,张帮国亏了不少。
“村干部说区里引进了秸秆板材厂,需要大量的秸秆,而且建收储点区里有补贴,我就心动了。”张帮国说,他投入90万元建了一个收储点。在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收储点上建的钢架棚,收储用的磅秤等设备已经安装到位。
是什么好政策让东宝区各村争着建收储点呢?“今年我们区出台了秸秆收储利用补贴办法,鼓励各地建立秸秆收储点,最终建成“产业+市场主体+农户”的秸秆收储体系,实现田间收集处理、收购站点、储存运输等环节有机衔接。”东宝区农机局局长鲁志山对记者说。
今年,投资33 亿元的万华秸秆生态产业园落户东宝区,该项目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板材,预计投产后,可年产秸秆板材25 万方,年利用秸秆38万吨。再加上今年年初投产的凯利板业,仅这两家企业年利用秸秆可达56 万吨。
“产业发展需要抓住牛鼻子,处理秸秆也要抓住牛鼻子,只有让秸秆有处可去,让农民增收,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鲁志山说,引进的龙头企业就是这个“牛鼻子”。市场向产地倒推,收储体系营运而生。
今年东宝区出台了秸秆收储利用补贴方案,鼓励种植大户、合作社、社会资本建立收储点。按照方案,在东宝辖区内购买收割打捆机具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收储企业,由区级财政进行叠加补贴,补贴标准为圆捆机补贴1万元/台,方捆机补贴4 万元/台,半喂入式收割机补贴2 万元/台。对年收储能力5000 吨以上的永久性收储点以奖代补20 万元,对年收储能力3000 吨以上的永久性收储点以奖代补10 万元。对我区年加工转化秸秆5000 吨以上的企业,每利用1吨秸秆补贴30 元。
今后5 年,东宝区将投入2000 万元扶持秸秆收储体系建设。“田里有的是秸秆,建收储点、买机械又有补贴,收购企业就在家门口,收不愁、建不愁、卖不愁,想不红火都难。”荆门市荆惠秸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富对记者说。
目前,东宝区已建、在建秸秆收储点已达19个。预计到2018 年,全区将建设4—6 个乡镇区域性收储中心,吸纳社会资本投资建设23个收储点. 构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辐射带动利用周边县(市、区)农作物秸秆。丰富的原料为产业园招商提供了基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诗丽曼、亚丹、好莱客等家具企业相继落户东宝区。
未来5 年,东宝区将形成名优品牌集聚、上下产品关联、竞争优势明显,社会贡献突出的绿建产业园区。一根不起眼的草,在东宝区被点成金,这些秸秆奇迹般地串起了一个“绿”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