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有个“翰林”村 恢复高考后走出221名大学生

05-18 08:33   云上荆门  

钟祥市长寿镇朱坡村,现有村民310户共1300多人。据传,明嘉靖年间,朱坡村曾出过翰林学士王耀烈,此后村里延续笃志攻读的传统。

5月13日,记者了解到,恢复高考以来,该村共走出221名大学生,其中23名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生。

励志传说 孕育翰林文化

5月13日,记者探访了“翰林”文化远近闻名的朱坡村。村文化广场上,两排橱窗的12块展牌格外引人注目:清华第一人唐晓辉、姚家“姊妹花”双博士后、芝加哥大学博士后曹鹏、上海交大骄子熊阳武、北科大博士胡万国……“这些都是我们村走出去的人才。”朱坡村委会主任王祥自豪地说。

广场边有一个复古的翰林苑,青砖灰瓦,古木长亭。这里相传一个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嘉靖年间朱坡村住着王姓、朱姓、熊姓三个姓氏家族。朱姓和熊姓家族经商,年收入可观。王姓家族为私塾老师,靠教书种地为生。王耀烈作为王姓家族的长孙,自幼勤奋好学,聪慧过人,嘉靖年间通过层层选拔在翰林院做学士,回乡后报答家乡父老,操办教育事业。王耀烈事迹虽无从考证,但这里仍保留有翰林冲、翰林苑、榔头堰、陡坡寨等遗迹。

尊师重教 透视笃学民风

朱坡村何以文风鼎盛?长寿镇政府农办主任许春泉认为,这是人文历史的延续,朱坡村尊师重教,文风书韵浓郁。

70岁的老村支书王化远介绍,村里有一位老教师倪祖炳,一生在朱坡小学教书,教了三辈人,是很多村民一家人的老师。前些年,倪祖炳过七十岁大寿,100多个学生赶回来看望,村委会送了一块“教书育人、德高望重”的寿匾。

在朱坡村,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只要有孩子考上重点大学,村委会就发给500元路费。“这些走出去的人才,对村里发展、建设支持很大,1996年修建朱坡小学时,这些走出去的学子捐了20多万元。”王化远说。

村民孙礼富说,当地村民不管家里有多穷,借钱都要供孩子读书,希望子女有出息。1999年,该村七组村民唐晓辉考上清华大学,引起轰动。以后,唐晓辉成为村民家里小孩的榜样。10多年来,该村几乎每年都有学子考入知名大学。

2017年,朱坡村遵循“群众为本、生态为基、文化为魂”原则,倾力打造美丽乡村,斑驳的青石砖、老石磨盘、木雕竹简……透出浓浓的古风韵味,传递着崇学尚德的本土特色文化。

来源: 湖北日报

责编:张瑞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