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丨创出一座温暖民心的城

05-28 11:20  

编者按:随着成功入围2018—2020年创建周期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荆门正式获得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4月28日,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上下以“创则必成”的决心,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城”提升的是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需要多方努力。围绕这一话题,本报评论部推出系列评论,敬请期待。如果您对此也有话要说,欢迎您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371946484@qq.com。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大家都渴望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渴望享受更加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渴望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正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的过程。

都说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含金量最高的“金字招牌”,这含金量高在何处?看一看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就明白了——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无论是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等城市基础设施,还是社会治安、城市环境质量、社会信用体系等,这些有着刚性要求的指标无不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城以人为本,人以城为家。“家”里的生活惬意、环境舒适,“家”里的每个人才会感受到幸福生活的融融暖意。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正是要兴办一批惠民利民的好事实事,真正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成为群众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如同城市的“筋骨”,也关系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荆门这座城需要“强筋壮骨”,是要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里的硬指标,更是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

现在,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不少欠账:老旧社区、棚户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改造滞后,城市道路安全设施、停车位、无障碍设施、公共交通、基层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这需要我们从规划入手,围绕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的目标,强化项目建设,给人民群众一个“颜值”更高的“家”。

城市环境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最为紧密,也最能体现一座文明城市的文明程度。尽管荆门已经跻身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之列,但这座城市的环境并不算完美。主干道上的光鲜亮丽、交通秩序井然,掩饰不了背街小巷里“脏乱差堵”的顽疾;碧水蓝天虽然抬眼可见,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问题依然饱受诟病。

一座城市的环境如何,影响的正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品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环境的改善会让身在城中的人民群众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主干道、地标这些光鲜的“面子”,更要整治好背街小巷这些城市的“里子”。要通过对交通秩序的整治,用合理的路网布局、良好的交通秩序让人们感受到出行的畅快。要整治好市场环境,让人们感受到消费的安心和舒心。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整治,推动工业企业循环发展,明显改善空气、水质量,让人们在城市里的生活真正如诗如画。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块响亮招牌、一张闪亮名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的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创出的就是一座能温暖民心的城。

来源:荆门日报

责编:李琳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