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忙到从容——荆门市“三夏”生产纪实

06-05 15:43   云上荆门  

阅读提示:农业机械的普及改变了农业生产模式。如今的“三夏”时节,再也看不到多位农民同时忙碌的身影。

工作人员正在演示打捆机

工作人员正在演示柑橘打药机

工作人员正在演示钵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机

工作人员正在演示水稻精量穴直播机

从进入农耕时代开始,“烈日当头、黄金铺地、老少弯腰”一直是“三夏”生产时节的真实写照。

随着农业机械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如今农村的“三夏”大忙是什么样的呢?近日,记者走访了各地,看看农业机械是怎么改变农民生产的。

农机显身手,忙时变闲时

5月10日,眼看着这几天油菜就要收割了,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2组村民黄慧敏忙着联系收割机。

黄慧敏种了十多亩油菜,2012年以前都是人工收割。“2个人要收四五天,搞完事,腰都直不起来。”黄慧敏说。

2012年,张池村开始全面实行油菜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有了收割机,黄慧敏家的油菜只要一天就能全部收完。

收割机是荆门市最早引进的农业机械,从最开始的水稻收割机,到后来的小麦、油菜、棉花收割机,再到现在的萝卜等蔬菜采收的机械。“收”在荆门农村已经不是一项重体力的农活了。

有人关注收割,就有人关注播种。沙洋县马良镇花立村村民王仁兵就特别留意大豆播种。

为了大豆播种,5月24日下午,王仁兵还耍了一回“横”,拦在一台机器面前就是不准人家走。

当天沙洋县农机局在花立村举办小麦秸秆打捆作业和大豆精量直播示范现场会,一台大豆精量直播机吸引了王仁兵。

“这台机器能够一次性完成碎秆、灭茬、开沟、施肥、精量播种、覆土等多项复式作业,真是不得了啊!”观看演示的王仁兵异常兴奋。

演示结束后,想着自己还有300亩大豆要种,王仁兵就拦在了机器前。看到王仁兵这么感兴趣,工作人员帮他播种了50亩才离开。

今年“三夏”生产,荆门市农机部门大力推广插秧机、加装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植保机及粮食烘干机等新机具和农机化生产新技术。截至目前,全市机插秧131万亩,机插率72%。机收油菜、小麦194万亩,机收率94%。利用秸秆206万亩,其中粉碎还田129万亩,还田率66.5%。

“三夏”生产中,各种农业机械粉墨登场,使得劳动力数量、劳动强度、劳动时间都大大变小缩短,抢收抢种的紧张感已经不存在,农机在田地里唱了一出“‘三夏’大忙亦从容”的大戏。老一代庄稼人禁不住感叹:“过去一个多月的活儿,如今几天就完成了,像在做梦啊!”

创新再创新,农机有了新花样

5月,天气一下子就热起来了。农民们见面就问:油菜收了没?什么时候插秧?

荆门市荣盛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代祖科却有些着急。“前几天农业节目介绍了一种高速插秧机,我现在到处打听就想看看实物。”代祖科说。

5月15日,荆门市农机局举办了一场新型插秧机展示会,代祖科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新农机”。

“这台水稻插秧同步精准侧深施肥机,在插秧的同时施肥,肥料利用率高,大概可节省肥料30%~50%。”掇刀区农机管理局副局长苏清华介绍道。

与普通的插秧机相比,这台插秧机多了两个小箱子。在示范中,记者发现工作人员把肥料装在槽子里,随着插秧机的前进,箱子里的肥料逐渐减少。

代祖科在这台插秧机前看了又看,把各项功能都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这个机械好,比一般的插秧机省工省肥,可以考虑买一台。”代祖科兴奋地说。

与代祖科不一样,橘农戴远金没想到有一天种植柑橘也能用机械。

戴远金种了十多亩柑橘,随着年纪的增长,种柑橘越来越力不从心,前几年因为年成不好,他的橘园荒废了几年。

4月25日,在漳河新区漳河镇迎接村橘园里举行的柑橘机械化作业推进会让戴远金动了重新种柑橘的心思。

在现场,一台无人驾驶的小机械,像一台坦克一样在陡坡上作业,直行、转弯、爬坡得心应手,所经过之处,紧实的土壤变成厚厚的一层“棉被”土。

“这叫无人操作遥控田园管理机器,兼有中耕、开沟、施肥、除草等功能,有三套农具可以配备。”荆门市新华农机销售有限公司经理周劲松介绍道。

电动剪刀、无人植保机、开沟施肥一体机……各种机械的应用让戴远金目不暇接:“回去我就买机械、整园子。”

今年,荆门市农机局制定了《2018年全市农机化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实施“10+7+3”科技行动计划,试验示范推广豌豆尖等高效经济作物机械化及水稻侧深施肥等绿色节能机械化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20项。目前,豌豆尖、空心菜机播等技术试验取得成功,其他技术正按作物种植季节逐项推进。

补贴多样化,种收储一条龙

5月,一直阴雨不断。

掇刀区柯梅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德威很早就对合作社的烘干机进行了调试,为小麦烘干做准备。

该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水稻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以前合作社是没有烘干设备的。去年9月一直下雨,眼看着收上来的水稻发霉,李德威当即决定购进4台水稻烘干机挽回损失。

4台烘干机持续作业,不仅烘干了合作社近150万公斤稻谷,还承接了周边农民50万公斤稻谷烘干的订单。

“以前没买烘干机,一是因为用的少,二是价格较高。”李德威说,自从有了农机补贴后,购买农机不用再“咬牙下狠心”了。

今年,荆门市从省里争取到2018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超过1.1亿元。对补贴范围内的农机具全部敞开补贴,重点对插秧机、油菜直播机、粮食烘干机、秸秆粉碎还田及综合利用、植保机械等生产急需机具进行补贴。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补贴资金1445万元,补贴收获机械、拖拉机、插秧机等各类农机具1083台(套),受益户1004户,带动投入农机化资金达5000万元。

行走在荆楚大地上,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收获的喜悦,更多的是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带来的愉悦,农村“三夏”大忙,一去不复返了。

来源:荆门日报

责编:文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