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三农”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全国上下不断掀起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之际,历时三年多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工作已顺利完成,主要普查结果为全面准确把握“三农”基本国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统计支撑。
从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2006年)到第三次农业普查(2016年)这十年间,荆门“三农”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现代农业建设成就辉煌,农村面貌和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业普查,摸清农业底数惠农利市
回顾过往,自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至今的10年间,国家连续出台了10个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10年间,在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相关政策支持之下,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广袤的农村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如此日新月异的“三农”发展,亟须通过农业普查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荆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按照国家、省统一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以质量为导向,严格遵循普查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周密组织和部署各项普查工作,历时三年多的农业普查主要工作已基本完成。
现场登记期间,全市共动员近8000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逐村、逐户、逐单位入户普查登记。共填报农户普查表45.75万份、农业生产单位普查表0.78万份;上报行政村普查表1547份(含村委会和涉农居委会等村级单位)、乡镇普查表78份(含乡、镇和涉农街道等乡级单位)。
本次普查全部采用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采集数据,全部调查数据利用国家采集、交换、处理三个中心的普查数据处理系统,通过PDA和网络直接上报。此外,首次利用国产自主卫星及无人机技术对主要农作物面积进行遥感测量。开展了280个样方的实地调查,对57个抽中普查区开展遥感测量和实地核实,掌握了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空间分布,取得了市级及3个重点县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
这次农业普查获得了大量反映我市“三农”最新家底的基础数据,系统反映了农民和农村新变化,同时,获取了大量常规统计调查没有覆盖的信息,填补了“三农”统计上的空白,将为我市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别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翔实的统计数据支撑。
农村更美,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地方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近年来,荆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和环境明显改善。
钟祥市客店镇倾力打造的“客店模式”就像一块神秘的磁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吸引无数建设者争相效仿。
短短几年,客店镇明灯村由过去的落后小山村,迅速转变为碧水长流、鸟语花香、乡愁浓郁的“四美”新村;南庄村以千年对节白蜡文化为主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乡村,已建成“对节人家”、柳树塆、珍珠泉、猴王古寨、铁皮石斛基地等生态、休闲、养生景点;邵台村以“七彩田园、守望乡村”的田园文化为主题,再现范成大的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田园风光,打造幽静恬淡的美丽乡村;赵泉河村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引进东星集团先后投资1.2亿元,完成了黄仙洞、水没坪景区开发,修通了客店至黄仙洞、客店至京山绿林旅游公路,2012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北省旅游名村”,同年12月赵泉河村作为首批646个村落之一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基本社会服务稳步提升,饮用水也更加安全。
2016年末,全市通公路的村已实现全覆盖;通村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村所占比重为81.3%,比2006年提高64.1个百分点;村内主要道路为水泥路面的村所占比重为80.3%,比2006年提高75.9个百分点;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所占比重为38.1%,比2006年提高35.6个百分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村所占比重为89.6%,比2006年提高87.3个百分点。93.3%的村通宽带互联网,27.8%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点,5.2%的村通天然气。
2016年末,全市有体育健身场所的村所占比重为54.8%,比2006年提高34.6个百分点。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的村所占比重为58.2%,比2006年提高47.3个百分点。
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持续推进,荆门农村饮水安全显著改善。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全市有23.08万农户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占全部农户比重为50.5%,比2006年提高38.2个百分点。(记者 周小丹 通讯员 严婷婷)
责编: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