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沙土路到柏油高速,从摇橹木船到千吨巨轮,荆门的交通发生翻天巨变: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并不断加密、公路通车人均里程居全国先进水平……荆门交通奏出改革开放“最强音”。
荆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012.5公里,人均里程居全国先进水平。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并不断加密,襄荆、随岳、荆宜、武荆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
“一纵一横”的千吨级水运主通道横亘汉江、江汉运河,绿色发展新航道已疏浚通畅,荆门的交通枢纽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
公路网络实现大跨越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荆门交通运输部门不断推进公路网络建设,人均里程居全国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动脉已全域打通。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并不断加密。襄荆高速、随岳高速、荆宜高速、武荆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枣潜高速加快建设,“三纵一横”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正在形成。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2019年,枣潜高速建成后,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37公里,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3.5公里,居中等发达地区水平。
干线公路由线到网并不断优化。近年来,农谷大道、漳河大道、荆新线一级公路、荆门城区三环线等一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荆门公路等级实现新跨越。全市一级公路319.5公里、二级公路1521公里、三级公路1116公里,形成了以荆门城区为中心,以各县市区为节点,内成环线,外向辐射,九大出口呈“四纵连五横,一环绕荆门”的干线公路路网构架。
在城市交通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乡村公路面貌焕然一新。当前,全市正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按照每个县市区“一条美丽农村示范路、一片联网成片农村路网、一套科学管养机制、一个文旅或农旅综合体”的要求,打造美丽公路经济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长期往返于荆门城区和沙洋县的司机李大哥说,当年往返农村接送乘客时,路上大坑小坑不断,让人很是烦恼。如今,宽敞平坦的道路取代了“搓板路”,不仅行车时间缩短了,开车的心情也畅快多了。
绿色水运实现大振兴
荆门境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错。当代中国最大运河——江汉运河穿境而过,为荆门水运发展提供了黄金样板。荆门充分发掘水运资源,积极开展航道整治,推进港口码头建设,实现了水运大振兴。
全市现有27条航道,通航里程458公里。整治完成137公里千吨级航道,形成“一纵一横”的千吨级水运主通道。
现有2个省级重要港口、16个港区、52个生产泊位,其中千吨级泊位10个,年设计吞吐能力950万吨。拥有装卸机械60台套,最大起重能力50吨。全市7家水运企业,拥有船舶150艘5.5万载重吨。
水上交通安全态势平稳。乡镇船舶安全监管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渡口渡船全部实现达标改造,合格率为100%。
运输行业实现大提升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提高运输服务能力、改进运输服务品质,全市道路运输行业呈现增速换挡、动能转换、结构优化、能力提升、市场繁荣的良好态势。
全市现有物流园35个,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级服务点1212个,基本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修订完善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政策,推动荆门城区物流企业向石牌、麻城两个物流聚集区整合发展。全市现有A级物流企业18家。浙江传化物流、北京金瑞物流、东方海外物流等一批知名专业物流公司和19个知名快递品牌落户荆门,物流业已成腾飞之势。
据荆门公交集团工作人员介绍,新能源空调巴士的尾气排放量低,可以降低油耗,驾驶员操作更为轻松,车辆行驶中也更加平稳,乘客乘坐舒适度会更高。
荆门还积极推进“法治交通”“智慧交通”建设,助力交通运输行业繁荣发展。鼓励创新“互联网+交通”,打造智能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两客一危”运输车辆、从业资格培训、车辆维修日常动态监控;超限治理不停车检测;公交乘车手机查询,扫码支付。
从黄沙土路到柏油高速,从摇橹木船到千吨巨轮,一轮轮交通的巨变,奏响了荆门人心中改革开放的交通“最强音”。(记者 胡晓莉 通讯员 汪微波)
责编: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