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阙爱东: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援疆老师

01-16 09:15  

远离荆门,到陌生的新疆工作,既有离家的孤寂、气候的不适应,还有新工作带来的压力,但是她选择了坚持。本文讲述的是荆门一位优秀援疆教师阙爱东支教的感人故事。

阙爱东(前排左三)参加“家长开放周”活动。

援疆老师身挑重担

作为荆门第一批义务教育学段(以前都是高中学段)援疆老师,我于2018年8月26日顺利到达新疆博州精河县援疆楼安顿下来,正式开启了我的三年援疆之路。

8月27日是星期一,我们12名援疆老师一早就走进精河县第二中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也许是身处边疆,也许是肩负责任,感觉当天升旗仪式格外隆重,除了升旗和奏唱国歌,还包括:国旗下献词、班集体朗诵以及学生、老师和家长代表发言,所有人的表情都极为庄重。看着那慢慢升起的五星红旗,我内心涌起一阵阵的激动,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使命感,唤起了心中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我所支教的学校是精河二中,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刚刚组建5年,目前共15个班(七年级6个班,八年级5个班,九年级4个班)。随着生源逐年增加,初中部规模逐年扩大,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2018年精河县教育局决定:在精河二中小学部及初中部各办一个“湖北班”,为全县基础义务教育做一个典范,把湖北优秀的教师资源引进来,促进中西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这些内容都是我到了学校,走进了班级,才知道。原来交给我们这一批援疆老师的任务如此重要。

新环境让人压力倍增

心理上来不及接受重任,思想上来不及转变,我就得走进课堂。面对学生们求知的眼睛与家长们的厚望,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让我很快找回了自己的工作作风:钻研业务、追求效率。一周两个班的语文教学,16节正课+2个早自习,每天中午我还要花20分钟陪学生午读,工作的强度和压力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记得接手教学任务的第一个月,我每晚备课到深夜12点,每个周末至少有一天用来批改学生作文,加班成了我的工作常态。正因为对每堂课都有着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所以精河县教育局领导和教研室专家听了我的推门课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学校组织的七年级语文组交流课上,我上了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按照自己的教学风格,把一堂课分为初读感知—品读感悟—研读探究—演读体验四个阶段实施,让听课师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在心灵深处感悟美。

期中考试后,学校组织“家长开放周”活动,我的作文课《感悟亲情·原创写作》,让听课的学生和家长们深受感动,有的甚至在课堂上流下热泪。一堂课,让学生对家长多了一分理解与感恩,少了一分叛逆。一堂课,既是关于亲情的写作课,也成了一堂思想教育课,并且用文学手法来感悟和改变学生,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教育情怀支撑我一直向前

不知不觉,我已走过了半年的援疆历程。说实话,我起初并没有想到援疆的教学任务有这么重,有这么累。工作繁重,远离亲人,有过彷徨,有过后悔。但是面对“湖北班”的教学,根本不允许我有时间去抱怨,我不断提醒自己: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教育援疆,就请拥有一片教育情怀、一片对新疆孩子大爱无边的情怀。我要学会坚守,学会执着,学会从职业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幸福的天空。因为有了这一份情怀,离家的孤寂、环境的陌生、工作的劳累、生活的沉闷,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多了这一份情怀,我的援疆生活变得生动起来,我用心享受着自己的每一堂课,把每一次走进课堂都视为久别知音后的一次重逢,情深而意切,欣喜而慎重;把每一次走进课堂都视为一次愉悦的精神散步,自在而满足,快乐而充实。

我用心享受着教育,享受着语文课堂,享受着与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享受着孩子们进步的结果……

(作者:荆门市海慧中学 阙爱东)

来源:荆门日报

责编:瑞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