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期妇女易患尿路感染 需注意个人卫生、勿憋尿

06-16 08:58   云上荆门  

尿路感染是各种病原菌细菌进入泌尿系统生长繁殖,而引起尿道某一部分的炎症反应。尿感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和肾盂肾炎等疾病。

为什么女性多发尿路感染?

在成人中,女性患尿路感染明显多于男性,尤其是育龄期妇女。约40%~50%的妇女在一生中曾患过尿路感染。这和女性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特点有关,女性尿道口与肛门接近,尿道长度仅3~5cm,直而宽,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细菌易沿尿道口上升至膀胱。

女性因上厕所不便,常有憋尿的情况。憋尿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其一,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时间繁殖,也有更多时间侵入组织;其二,膀胱满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送到更上游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

另外,女性尿道周围的局部刺激(月经期)、妇科疾病(阴道炎、宫颈炎等)、性激素变化(妊娠期、产后及性生活时等)可导致阴道、尿道粘膜改变而利于致病菌入侵。

因此,该病女性发病率超过男性。女性发生尿路感染有3个高峰:一是小于2岁时,因会阴及尿道口被尿布污染而易感染;二是成年后,特别刚结婚性生活频繁时易患尿路感染;三是绝经后,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低下和有老年妇科病(如子宫脱垂及老年性阴道炎等),均可诱发尿路感染。

女性预防尿路感染需注意什么?

预防尿路感染首先注意每天清洗会阴部,尽量减少细菌的数量,降低发病机会,其次是月经期更要勤加清洗。

另外性生活后一定要清洗会阴部, 更重要的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房事前饮一杯开水,目的是增加尿量;房事结束后就厕排小便,把因性动作而推进去的细菌在它侵入黏膜组织前冲洗、排放出体外,若这两种方法仍未能杜绝尿路感染发生,可于房事后服抗菌药物一次(具体药物和剂量由医生指导),该方式预防效果理想且副作用也极小。

内裤要勤洗晒,必要时在洗时加些灭菌液。注意不要憋尿,甚至应养成勤排小便的好习惯;怀孕时更要多喝水、勤小便。有慢性尿路感染倾向的人,骑自行车后也应及时排尿,因为骑车时由于挤压,细菌也可能进入膀胱。

慢性尿路感染该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防止复发,减少肾实质的损害。通常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以降低髓质渗透压,提高机体吞噬细胞功能,冲洗掉膀胱内的细菌。

2.抗生素治疗须注意合理应用,选用有效且肾毒性、副作用小的抗生素,并尽量根据尿细菌培养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长期不合理应用要防止耐药菌群的产生。

3.治疗还要注意清除隐匿性感染灶,清除肠道和阴道中的尿道致病菌,防止远期并发症。

4.对于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特别要注意原发病的治疗:糖尿病、尿道结石、尿道梗阻等。

5.可以配合中药治疗,特别是轻症和巩固治疗时最合适。

6.对于慢性尿路感染和老年人尿路感染可以用增强免疫力的治疗。一般疗程为3~6个月。

7.一般尿路感染治疗的疗程不得短于14天,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疗程为5~7天,不要因症状好转而停止治疗,否则易反复发作,转成慢性;而对于慢性尿路感染抗生素用药时间可能数月更长为1~2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尿路感染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1.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含量常为微量、少量;镜下血尿见于40%~60%的急性尿感患者;白细胞尿(脓尿),指离心后尿沉渣镜下白细胞>5个/HPF,此为诊断尿感较为敏感的指标。发作时尿白细胞可达++~++++。

2.有发热的病人应进行血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肾脏受损害程度。

3.尿培养。应做清洁中段尿(要求在膀胱内存留4~6小时以上)培养。培养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支原体培养等。细菌培养菌落数≥105/ml有意义。细菌培养阳性还要做细菌药敏试验。

4.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了解肾体积,有无肾盂积液、肾结石和肿瘤;腹部X线平片可了解有无泌尿道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可了解肾形态,有无畸形、肾结核,肾盂、肾盏有无疤痕,还有尿路结石及梗阻情况等。必要时患者还需要做膀胱镜、腹部CT检查等。

尿路感染会发展成尿毒症吗?

大多数急性尿路感染经过正规治疗都能获得治愈。对于有多次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在2~6周的正规治疗后,要进行每晚一次的抗生素预防治疗,共2~3个月。必要时预防治疗要延长到6个月至2年。

尿路感染如果治疗不当容易转为慢性病,迁延难愈,严重者甚至引起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慢性肾盂肾炎还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难治性尿路感染给患者带来了难言之隐。需根据患者的年龄、易感因素、严重程度,并结合药敏试验,积极寻找各种原因,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这样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其中去除尿路感染诱发因素、选用有效抗生素和提高患者免疫力最为重要。

如果不慎得了尿路感染,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治疗,切勿自己滥用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一定要科学、合理、坚持!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科主任医师简桂花

“达医晓护”供稿

来源: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责编:化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