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漳河清水小龙虾“虾稻共作”生产有了地方标准

07-08 18:56   云上荆门  

近日,在荆门市水产发展中心的精心组织下,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专家、教授齐聚荆门,参与评审并通过了一个适合荆门实际、可操作、可推广的虾稻共作生产技术规程,这标志着我市漳河清水小龙虾虾稻共作生产从此有了规范的地方标准。

荆门境内河流、湖泊纵横,具有发展水产业的良好条件,截至2018年,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82.7万亩,其中虾稻共作70.5万亩、池塘等养殖12.2万亩,产量8.9万吨,位列全国市、州前三位,养殖产值35.6亿元,从业人数达10万多人,已成为全市20大重点产业、全市八大重点农业产业之一。

荆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 潘典进 :“标准不统一,使用的一些物质也不统一,生产出来的东西、产品,很难达到市场的要求和绿色生态的标准,制定这样的标准之后,采取清水小龙虾这种生产过程,不仅生产出来的小龙虾好,虾稻米也好,绝对能够达到绿色、生态的产品质量标准。”

结合我市小龙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品牌少、小龙虾种质退化、无统一的生态健康养殖标准、小龙虾加工产品类型不多、小龙虾养殖及虾稻种养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这次制定的相关技术规程,围绕聚焦品牌打造、加快良种培育、发展生态健康标准化养殖、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加强流通及营销体系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与会专家、教授通过认真审定,一致同意并通过了这个适合荆门实际、可操作的技术规程,下一步该标准将在全市全面推广。

荆门市水产发展中心副主任 朱代宏:“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将有利于我们漳河清水小龙虾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有利于规范我市小龙虾标准化养殖,规范养殖,有利于提高我们广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利于我们产业化的发展。”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责编:杜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