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召开2019年全市科技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

08-16 16:08   市科技局  

 8月14日上午,荆门市科技局组织召开2019年全市科技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全省科学技术奖励暨科技创新推进大会及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科技工作的相关精神,总结交流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下半年全市科技工作。各县市区科技局(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办公室主任,荆楚理工学院科研处、科惠网荆门分中心主要负责人及市科技局机关全体干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各县市区科技局(科技和经济信息化局、经济发展局)、荆楚理工学院科研处、科惠网荆门分中心负责人围绕会议主题,聚焦特色亮点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市科技局四位副局长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发言,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永斌同志讲话。   

会议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指导支持下,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做到了全省有影响、全市有地位、领导心中有印象。一是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再获佳绩。我市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湖北省科技创新先进市”,综合排名全省第4,仅次于“一主两副”,县市区中东宝、沙洋获得先进,京山获得进位先进,是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我市科技成果转化2017、2018年连续两年全省第一,除申报2018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成果丰硕外,我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的“电子废弃物绿色循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还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市首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2亿元,增速13.4%,占GDP的比重为15.26%,居全省第六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39家,居全省第七位;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244家,居全省第三位。四是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全市高新区方阵现已形成“一国三省”格局(荆门国家高新区,钟祥省级高新区、京山省级高新区和沙洋省级高新区)。荆门高新区获批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在2018年度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居第63位,对比上年再次前进7位。五是科技工作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由605所研制、科技部门鼎力支持的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漳河机场水上首飞成功,该事件以第二名的高票入选“2018湖北十大科技事件”,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科技界发生的4件大事之一。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主要指标基本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一是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57.37亿元,增速12.9%,占GDP的比重为17.17%;已分两批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全市共推荐69家企业,其中复审企业31家,新申报38家;截止目前,完成网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05家,5家待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00家的68.3%。二是积极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抓紧筹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市政府《关于支持建设荆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函》及我市委托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编制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总体方案》已报省科技厅。市长孙兵带队赴省科技厅拜访汇报,进一步争取省厅对我市争创国家农高区和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支持,省科技厅厅长张盛仁对我市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明确表态予以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省科技厅认定,上半年我市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总数累计达到21家。三是全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市共有7个项目获得2018年省级科学技术奖,获奖等级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名列全省各市州前茅,其中叶威集团“粮食产后仓前处理高效低耗关键设备创制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唯一一个由市州企业牵头完成的一等奖项目。第四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湖北)启动仪式暨2019年科惠行动荆门专场活动圆满举行,活动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00余项,已对接22项,现场签订合作协议9项,合同金额3200万元,预计还有5项技术需求可与专家对接成功。截止目前,全市完成有效技术需求200余项,转化重大科技成果62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2亿元。四是协调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国家农高区创建“两大创建”。加大以申促建力度,加强密切跟踪,省科技厅同意将荆门作为国家农高区创建优先单位向省政府、科技部推荐申报。五是继续推进创新环境优化。上半年累计兑现落实科技创新惠企政策奖励资金630万元,惠及企业48家;落实2018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320户,加计扣除金额6.13亿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53亿元。精心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累计立项162个,下达项目资金1000万元,其中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0个、重点项目38个、一般项目40个、引导性项目74个。积极争取省以上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上半年累计获得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1个,争取项目资金835万元。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圆满完成了我局牵头负责的中央第三方评价考核组对我市营商环境有关“城市品质”指标的填报测试任务。六是统筹推进机构改革和其他工作。市、县两级科技部门同步改革任务圆满完成。推进科技扶贫,切实抓好脱贫攻坚国考、省考、中央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扎实开展扶贫蹲点大调研,加大帮扶力度,狠抓产业扶贫,积极推进袋料香菇种植,引进能人回村创办扶贫车间,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央视新闻移动网进行了专题报道。推进科技招商,认真履行市直电子信息产业招商专班牵头单位职责,坚持发挥科技优势抓招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推进科技金融,积极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政银企融资对接工作,市科技局与邮储银行荆门市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邮储银行与10余家企业达成融资意向,授信金额500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会议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做好科技工作,推动创新发展,面临着创新驱动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科技创新政策更加有力、科技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等难得的机遇。强调下半年是冲刺阶段,也是完成全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精准发力、扎实抓好“四个聚焦聚力”:一是要聚焦聚力壮产业。紧盯高新技术产业这个创新发展的关键,完善政策措施,抓紧提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意见》。按照高质量发展考核目标体系要求,狠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日常调度,进一步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提高比重,优化结构,确保省、市下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标全面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80家、300家,位次名列前茅。二是要聚焦聚力建平台。面向平台这个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以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骨干企业有院士工作站或研发中心、规上企业有合作高校院所、小微企业有指导专家”的技术支撑体系,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巩固我市科技创新平台总量在全省的比较优势。加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申报认定力度,确保今年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家以上。采取政府主导、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参与等形式,加快组建荆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跻身2019年首批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行列。三是要聚焦聚力强主体。继续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全面落实科技创新系列惠企政策,加速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继续狠抓以申促建,着力夯实基础,加强沟通对接,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国家农高区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努力擦亮我市创新发展的名片。四是要聚焦聚力促转化。瞄准成果转化这个创新发展的重头戏,继续大力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要当好科技“红娘”,加强分类指导和重点督办,精心组织开展以“科惠网企业高校院所行”、“科惠网专家市州行”为主要内容的“科惠行动”,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放大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效应。            

会议强调,新时代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行动自觉,认真履职尽责,切实担负起科技部门的神圣使命。一是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机构改革后各项工作一定要有新气象,各县市区科技部门不管名称如何,都要加强领导,聚焦主业,摆正位置,主要负责人要用足够的精力抓科技工作,在人员配备和力量摆布上要向科技倾斜。二是要注重学习,提升素质。省、市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目标体系中,22项指标就有3项是科技指标,而且分数权重很高;市委组织部刚刚印发了2019年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都被纳入了政绩目标考核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今年从上至下抓得非常紧,“城市品质”中的“创新创业活跃度”这个重要指标由科技部门牵头。要加强创新服务能力建设,精心组织实施科技行政服务能力大提升工程,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学习研究,着力解决能力不匹配、不适应的问题,不断提升创新服务的水平。三是要改进作风,勇于担当。要强化目标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改进方式方法,以“钉钉子”的精神,发扬“抢拼严实”的工作作风,大战三四季度,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要根据《2019年全市科技工作要点》中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半年重点指标完成情况,找准薄弱环节,精准制定补短板的时间表、路线图、计划书,加强调度督办,确保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确保全年目标考核取得好成绩,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