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丽”荆门城 ——我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综述(上)

11-27 17:11   云上荆门  

创建文明城市,绽放美丽花朵。今年,是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的第二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以创建为民的情怀、坚持不懈的努力、求真务实的作风,依靠全市人民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荆门。

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座城市的躯体,那么精神文明就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去年2月,荆门成功入围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一场创城攻坚战就此打响。

我市立足“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坚持“创在平时、创在工作中”,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完善功能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昔日破损的道路重新刷黑了,乱堆乱放的杂物搬走了,乱贴乱画的楼道刷白了,住在这里更舒心了。”11月22日,金象小区居民宋颖谈起老旧小区改造感慨良多,在这里住了十年,小区的变化她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

针对老旧小区道路不平、路灯不亮、设施不齐等问题,我市积极协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常态巡查制度,对道路破损、沿街立面剥落和公共设施缺失超过“一平方”的一律立行立改。

一年多来,我市坚持补短板、强筋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城市面貌和功能有较大提升:74公里长的城市外环线2018年建成通车,文化宫改造等八大片区棚改稳步推进,竹皮河综合整治、“两山”改造升级等重点城建项目加快建设。

我市还投资近2亿元,对中心城区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装灯率、分类垃圾箱设置率、标识牌完整率、路面硬化率、排水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好率得到明显提升。

“创城,让城市变美了、生活更舒适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诚如市民王莉丽所说,城市基础设施的提升,让老城区更添活力,城区功能形象和城市价值品位明显提升。

规范秩序 持续优化城市环境

拥堵的街道通畅了,昏暗的小巷明亮了……今年,我市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改善城市环境,一大批影响群众生活、有损城市形象的环境乱象得到整治。

“乱搭乱建拆除了,扫地的次数增多了,你看我们这里多干净!大家都说好呢!”家住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关公园小区南区的居民向秀英感慨地说。

自创城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干净城市”建设,实行建成区内全天候全路段深度保洁。开展市容“十乱”整治;推进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取缔露天烧烤摊点75处;开展临街立面整治,逐一对城区道路临街建筑外立面墙面脱落、砖体裸露、公益广告破损等问题进行清查,目前白云大道立面整治基本完成。

我市还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城市管理“互联网+”模式,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农贸市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今年,我市开展了农贸市场专项整治,在金苑市场先行打造市场示范点,对农贸市场开展集中专项治理100余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近100份。

我市按照“一个路段、一个单位、一名路段长、一支队伍、一包到底”的原则,制订出台《荆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通秩序常态化整治工作方案》,建立路段责任包保制。协调各地各部门对外开放存量停车位,引进企业合理新建小微立体停车场,加快施划道路停车线,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

为加大马路陋习惩戒力度,倡导文明出行,我市完善交通设施,新建人机分离隔离护栏28000米;整治交通秩序,对城区背街小巷开展交通秩序整治50余次;整治不文明养犬行为,发布《关于规范城区市民养犬行为的通告》,劝导和制止市民遛狗不牵绳1000余人次。

如今,斑马线前,司机主动的一脚刹车,暖了行人心;公交站台,有序排队,文明礼貌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精神文明建设正在荆门发生聚变效应。

在创城路上日夜兼程、砥砺前行的荆门,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中悄然盛开出一朵朵灿烂的文明之花。

来源:荆门日报

责编:张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