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日丨图说荆门扶贫新变化

10-17 10:47  

今天,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扶贫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中,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扶贫路上,我们可以看到扶贫工作者奋斗的身影;脱贫路上,我们可以感受人民的生活发生着变化……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让我们共同携手,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京山市绿林镇全力村

全力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3户193人,在2019年底全部脱贫。五年来,驻村工作队整合资金1100余万元,培植光伏产业、油茶树基地、银杏采叶圃、黄桃基地、袋料香菇基地、水产养殖基地和生态养猪示范基地等七大主导产业。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贫困户年收入由2014年的2770元跃升到2019年的11930元。

京山市永漋镇新河口村

全村共有五个村民小组,502户189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481人。全村发展红花美人椒、美国黑提、半夏等特色种植,带动村民就近就业。2019年,新河口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比5年前增加了4000多元,14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沙洋县曾集镇金鸡村

2014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15户414人。扶贫工作队进驻后,为村里制定发展规划,结合资源特色,以水为“媒”,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突出发展特色种养殖。自力更生的脱贫致富之路,使金鸡村在全市率先脱贫“销号”,摘掉贫困帽。

钟祥市柴湖镇马南村

马南村位于柴湖镇南端,全村539户20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308人,耕地2400亩。全村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和肉牛、鹅、鱼特色种养殖等产业,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带动群众就近就业,今年全部脱贫。

东宝区栗溪镇龙虎村

东宝区栗溪镇龙虎村有4个村民小组,121户、351人。这里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差,且村民居住过于分散。多年来,安全饮水和出行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村里克服种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争取社会支持,村民吃上自来水,出行难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今年,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

掇刀区团林铺镇凡桥村

凡桥村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通过多方招商引资,组织村民代表到各地考察,发展灵芝产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多元。同时带动了12户贫困户和20户村民在灵芝基地就近打工就业,户均增收3000元,巩固提高了脱贫成果。

漳河新区漳河镇雄峰村

自2015年以来,雄峰村紧紧围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目标,依托丰富的水源、林木资源,实现“绿”与“富”双赢。2018年,雄峰村39户125名贫困户,整村出列、全员销号。目前,9800亩的生态公益林长势正旺,看得见的绿色都成了财富。

屈家岭管理区月宝山村

月宝山村拥有村民46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14人。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黄桃种植,着力打造黄桃种植基地。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月宝山旅游环线。2019年底,全村集体脱贫。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以上图片中呈现的仅仅是荆门市部分贫困村发展的缩影。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乡村正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扶贫路上,任重道远。收官之年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让我们以高昂的姿态和扎实的行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小康社会!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贾魁英 黄韶光

审核:郑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