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棚内藏“制毒工厂”!沙洋警方侦破一起特大制毒贩毒案

12-11 15:37  

12月10日,荆门市沙洋县公安局对外通报,该局经过7个月缜密侦查,成功捣毁1个制毒工厂并斩断1条毒品供应链,累计抓获制贩毒嫌疑人16名,查获冰毒15.4公斤、涉案车辆12台、涉案资金近500万元,缴获各类制毒工具若干、制毒原材料近2吨。

吸毒案件牵出“毒品供应链”

沙洋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何明刚介绍,2020年3月,他们在办理一起本地吸毒案件时对毒品来源进行追查,发现一个外地贩毒团伙正在向沙洋境内输送贩卖冰毒。

“经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这个贩毒团伙的覆盖范围很大。”何明刚和同事们继续追查之后发现该团伙的毒品分销网络已经覆盖省内的武汉、仙桃、荆门、天门、潜江等地。

因案情重大,该案被湖北省公安厅列为督办案件,沙洋县副县长、公安局长刘士金调度全县公安机关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在省公安厅和荆门市公安局的协调指导下全力展开侦查工作。很快,一个涉及9名犯罪嫌疑人的毒品分销网络展现在专案组民警面前。

“他们警惕性很强,为了将他们一网打尽,我们决定在多地同步收网。”今年5月,沙洋县公安局副局长张以斌带队实施收网行动,48名警力兵分多路赶往潜江、汉川、武汉等地展开抓捕。1名负责毒品分销的嫌疑人最先被民警抓获,民警在其驾驶的车上查获刚刚从上线嫌疑人处购进的9公斤冰毒。与此同时,其他8名犯罪嫌疑人也相继落网。

渔棚竟成“制毒工厂”

民警在对该贩毒团伙进行审查时,并未发现该团伙从省外或边境地区购进毒品的任何线索。他们所贩卖的毒品从何而来?这一反常情况引起了办案民警的关注。

“冰毒是一种化学合成毒品,在具备相关设备和原材料的情况下可以自制出来,以往也有类似的案例。”张以斌在案情分析会上指出了新的调查方向。

民警继续跟进调查发现,被抓获的嫌疑人全部都是分销人员,他们在调查中供述,毒品确实是来源于一个制毒团伙,这个团伙从今年5月份起已经向这些毒品分销人员提供冰毒达69公斤。

“我们集中优势警务情报资源,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挖出这个制毒团伙。”张以斌介绍。案件侦办过程中,多警种上阵合成作战,并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追踪,案件线索不断扩大,目标指向逐渐清晰,民警发现这个制毒窝点可能藏匿在仙桃市某乡镇的一处村落中。

“驾车贸然进村可能会引起犯罪嫌疑人的警觉,所以我们必须秘密调查。”办案民警介绍,他们趁着夜色掩护数次在不打手电的情况下徒步摸黑进村侦查,每次都要持续整个通宵,直到天亮后才悄悄撤离。

最终一个隐匿在芦苇荡旁的渔棚进入了民警视野,几名可疑人员时常趁夜色多次转乘汽车、三轮车等不同交通工具进入这个渔棚。经办案民警反复查证,这里就是他们寻找已久的制毒窝点。

芦苇荡里埋藏制毒原料

“检查好自己的武器弹药,按照预定方案出发!”11月25日晚,沙洋县公安局大院内警灯闪烁,张以斌带队实施第二次抓捕行动。当晚,52名警力直赴仙桃市,将该制毒工厂捣毁,7名制贩毒团伙嫌疑人被悉数抓获,民警在现场查获风干机、量杯、水桶、水盆等若干,以及冰毒成品6.4公斤。

抓获涉案人员之后,民警又数次对现场和周边进行了大规模搜索,在旁边的芦苇荡中进行地毯式排查,找到了被埋藏的二十多个装有液态制毒原料的蓝色塑料桶,随后民警又在另一处民房内查获数十袋各种粉末状制毒原材料。经统计,被查获的原材料累计重量达到2吨。

制毒团伙嫌疑人杜某在审查中供述,他们以办养殖厂的幌子承包了这个渔棚周边的大片土地和水塘,他们试图以这种伎俩躲过警方侦查,在里面大肆进行制毒活动,没想到最终还是露出了马脚。

至此,沙洋县公安局历时近7个月,历经数十次跟踪摸排和2次大规模集中抓捕行动,终于将这条盘踞湖北本地的制毒、贩毒链条彻底斩断,该团伙16名嫌疑人全部落网。目前,该案件的后续侦办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何荣、王重、林梦阳  通讯员:黄翔 张万明

编辑:苏克环

审核:郑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