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文化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引擎

04-01 15:2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引领国家发展,是党中央把握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这一战略抉择,既反映了国际战略格局的历史性变化,也标志着科技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的跨越式发展,科技整体水平从跟跑变成并跑,而新的战略目标将着眼于从并跑迈向领跑。这种变局也给我们的科技发展模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跟跑到并跑,我们有追赶目标,有前人的发展模式、经验和教训可供借鉴;而在从并跑到领跑阶段,看不到追赶的目标,缺乏前人的经验,科技的推进将主要依赖于自主创新。这种变化要求我们从策略上作出一系列调整,以期找到新的科技发展动力和着力点。其中创新文化的进一步营造有望在今后的创新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创新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

创新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世界观、文化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其内涵包括了理性精神、探索精神、实证精神、批判精神、开拓精神等元素。科学精神源于古希腊,是近现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文化基础,也是驱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文化力量。历史经验表明,科学精神在世界科技强国的形成进程中往往起到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近代史上发生了数次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依次形成了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五个世界科技强国,这五个国家的崛起过程均与科学精神进入社会主流文化息息相关。

科学精神也是百余年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元素。从五四运动呼唤“赛先生”到改革开放初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科学精神在很多重要的历史节点都发挥了文化引领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科学精神的价值和必要性将更为凸显。不可否认,今天的中国科技实力已具备了一定的硬件条件,无论是举国科技体制,还是科技投入、科研条件和人才资源,我们都站到了世界前列。但从文化层面看,无论是在科技界还是全社会,科学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为一线科学工作者,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质问:我国的科学论文和专利数量国际上均已名列前茅,为什么还会被“卡脖子”?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的科技价值观的矛盾,本质上看源于科技文化中科学精神成分的流失以及由此导致的科技价值体系的异化。科技高度发展伴随着科学精神的逐渐流失,是当今全球的一个趋势,其原因在于科学不再是单纯的探索世界的活动,科学与技术、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必然使得科学研究成为一种具有功利性的社会活动,科研成果变得越来越可量化和指标化。从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和驱动机制上看,大量的科研活动主要由指标化的目标所驱动,为特定的量化指标去作研究,如发表论文的篇数或论文的影响因子、获得奖励的数量或等级以及开发产品的市场指标,而较少出于自身的兴趣、激情、理想或社会责任的驱动。这种指标化目标驱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有效率的,但其负面的效果也日益凸显,那就是助长急功近利、盲目跟风、追逐研究热点的倾向,催生了大量人云亦云的科研“泡沫”和个别人的学术不端行为。由此滋生的浮躁氛围,使得有探索热情、甘愿去坐冷板凳、啃硬骨头的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少,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原创成果或重要社会价值的技术发明难以产生。虽然说这种科学精神的流失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有其出现的社会基础和时代特征。然而,当我们的科技处于从跟跑向领跑冲刺的阶段,这种科技文化层面的问题就不能不给以高度重视,因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大国博弈,将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而非指标产出能力,取决于科技创新的质量而非简单的数量,而其背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科学共同体的文化软实力。

创新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过去我们一说起弘扬科学精神,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事实上,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精神的核心载体,不仅决定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特质,也直接影响到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和质量。因此,其自身的文化建设具有更重要的价值。面向新时期的创新文化建设应以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作为切入点,以营造激励创新、抑制浮躁的科研氛围为目标。要转变思维定式,修正过分功利化、指标化的科技价值体系,弱化指标驱动,强化兴趣驱动和责任感驱动,激励科技工作者探索真理的热情,倡导创造性思维、实证精神、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让科学精神主导科技活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创新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体制机制的保证。从当前的科研管理体制、评估及奖励机制及人才政策上看,在推动创新文化的进一步形成方面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应充分利用政策杠杆,以管理导向影响科技界的价值取向,营造鼓励探索、激励原始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沉下心来,在“心如止水”的心态下开展研究,引导年轻科技工作者开展“从0到1”“啃硬骨头”“十年磨一剑”的科研工作,同时采取措施约束跟风式科研和“追热点”的行为,积极遏制学术泡沫的形成。

创新文化形成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育。应试教育是科学精神的杀手,是遏制创新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以“标准答案”为特征的应试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束缚了创新性思维,扭曲了学生的科技价值观,劣化了创新型人才产生的土壤。教育的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尽管我们一直在作推动素质教育的努力,但本质上依然难以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同时还遇到教育的公平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能够进一步改进教育体制、教学体系和方法,将科学精神更深地植入到我们年轻一代的主流文化,将是摆在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及全社会面前的重要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看创新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而科技文化已成为新一轮大国博弈的关键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否顺利地从并跑变成领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和优化科研文化氛围,让科学精神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释放新动能,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引擎。

(作者系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郑芸

二审:杜莉

三审:黄韶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