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在谋一域中谋全局——《瞭望》报道中的习近平闽浙治理实践

©原创   04-21 20:39  

◇文海拾珠,回望《瞭望》过往40年报道,生动见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丰富、成熟过程

◇2000~2002年连续三年,读者都能在《瞭望》上看到习近平的署名文章或专访报道。耐人寻味的是,三篇稿件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投洽会

◇“习近平同志的这种跳出区域看区域,主动接轨、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定位,是很难能可贵的。”

◇从“美丽浙江”到“美丽中国”,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海洋强省”到“海洋强国”……从浙江到中央,一系列战略布局、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及创新实践理念前后对应、一脉相承

在谋一域中谋全局

——《瞭望》报道中的习近平闽浙治理实践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琳 陈燕 商意盈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创新,往往源于一定的思想基础,萌发于具体实践,经历实践检验,不断增强时代性,走向丰富发展,进而成熟为一整套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如此。

新华社主管主办、创刊于1981年4月的《瞭望》,从1993年至2004年,曾先后10次专访习近平同志或刊发他的署名文章,时间跨越他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生动见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丰富、成熟过程。

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是党的老一辈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直接体现,连结着党和群众的深厚感情,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得失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八项规定,将“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

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结合,更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鲜明特点。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习近平在长期工作实践中进行的调查研究堪称典范,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这是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基层调研中常常说起的一句话。

时任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的费强,曾多次随习近平参加基层调研。2003年3月17日第11期、2004年4月12日第15期《瞭望》先后刊发了费强采写的深度报道《向实践学习 向群众学习——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研纪实》《从“调研开局”到“调研开路”——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求真务实纪实》。文章记录了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以特色鲜明的基层调研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的生动过程。

超常规、高强度调研快速抓住主要矛盾。

476,这是习近平2003年活动情况统计表中的活动次数总和。

《从“调研开局”到“调研开路”——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求真务实纪实》一文中列举的上述统计表,密密麻麻记录着习近平一年中的调研、考察、访问、会议、会见等活动,一年法定的260多个工作日无论如何也安排不下,大量的基层调研是他用“挤海绵”的精神挤时间完成的。

根据浙江省委办公厅向《瞭望》记者提供的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两个多月的工作日程表,他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基层调研时间占了他有效工作日的40%以上

2003年5月,习近平在舟山群岛等地进行海洋经济调研,渡海登岛跑了3个海岛县、3个半岛县。船在海上开了4天,他就在颠簸的船上开会了解情况。

“这样的工作量,大到超乎想象。有时我们疑惑,是不是调研太多了?”费强说,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这就是他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敬业精神选择的一种特殊工作方式——用超常规、高强度的基层调研,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面情况,形成对浙江发展的总体思考与布局。

在这篇报道中,习近平介绍了自己的调研方法:“新时期,领导干部不调研不行,那种慢工出细活的调研也不行。我的体会是尽量多到基层去看,从一次看,可能时间短了些,但是积少成多,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就能把握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看,总比不看要好;多看,比少看要好!”

面对面、心贴心,以鱼水深情解百姓最盼最急最忧最怨事。

变上访为下访,变听报告为直接调研,是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时常用的调研方式。

2003年7~8月间,浙江群众上访事件一度增多。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领导干部要到基层去接待群众来访,并率先到全省信访重点管理县——金华市浦江县下访。

他特地要求多家当地媒体提前7天发布省委书记下访公告,让“上访大县”群众把问题统统倒出来。结果下访当天,省市县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和省直机关部门领导,分成14个接待小组接待了436批、667人次群众来访。

习近平直接接待了9批上访群众。接待场地设在当地一所中学。他与群众面对面,中间只摆一张书桌。在接待一位因工伤未获赔偿而上访的矿工时,他一边询问情况,一边接过递来的X光片高高举起,对着阳光仔细端详。

“那个画面,至今还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费强在《瞭望》的报道中记录下了习近平从浦江县回省城途中说的一段话:现在群众反映的许多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思想感情问题:没有和广大普通群众深厚的感情联系,就不可能体谅群众的疾苦,更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中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聚民智、强治理,以问计于民提升顶层设计精准度。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同时,调研成果能否有效转化为科学决策,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在习近平的建议下,2003年浙江省委召开了以加强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参加学习的领导同志结合各自分工形成了21个专题调研计划,并明确了落实时间表。这些专题调研,同时也是浙江省委和省政府确定的下一年重点工作安排。

浙江省委还制定了《关于调查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明确将调查研究作为县以上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由此,习近平的“调研开局”促成了整个领导班子的“调研开路”。

习近平与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在调查研究和学习讨论中,逐渐在一系列事关浙江省社会和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上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就在《瞭望》刊发《向实践学习 向群众学习——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研纪实》一文4个月后,指导浙江科学发展的蓝图“八八战略”诞生了。

青年干部在瞭望微信群提问

点击图片

快来围观


顺势而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历史进程:成功举办三届进博会、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多次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容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布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向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的对外开放丰富实践之间有着鲜明的联系。

国内、国际双定位,坚定不移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

世界上的大多数巧合,都源自必然。

2000~2002年连续三年,读者都能在《瞭望》上看到习近平的署名文章或专访报道。耐人寻味的是,三篇稿件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投洽会。

2000年9月4日,一篇题为《发挥窗口作用 促进对外开放》的文章刊发于《瞭望》第36期,作者是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

时值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厦门经济特区开幕。投洽会的前身是1987年9月创办于厦门的“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当时习近平在厦门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投洽会被视为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把“金钥匙”,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外来资金问题,更打开了一扇中国和海外之间的沟通窗口。

习近平在文中表示,投洽会面临着两个十分有利的机遇:一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大机遇将进一步增强投洽会吸引力,使之发挥更加重要的桥梁作用。

在全国发展版图中找准定位,更放眼全球寻找契合点,宽视野、高站位的战略眼光,令这一诞生于东南一隅的区域性投资洽谈会三十余年来不断升级发展。2005年,投洽会更名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为中国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下,投洽会如期召开,230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超8000亿元人民币,在传递中国“投资好声音”的同时,更为世界经济复苏提振信心。

求质量、促发展,在更加开放条件下办好中国自己的事。

2001年9月3日,《瞭望》再次刊发专访报道《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谈:对外开放——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在这篇刊发于第五届投洽会开幕之际的文章中,习近平介绍福建未来对外开放战略措施时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把利用外资与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与发展开放型经济结合起来。”

“在习近平同志的思考中,对外开放不是短期行为,更不是为开放而开放。而是通过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来办好中国自己的事,始终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时任新华社福建分社常务副总编辑的王运才,曾连续三年作为《瞭望》记者就投洽会主题独家专访习近平。

多点支撑、强化联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02年10月14日,《瞭望》刊发专访报道《构建对外开放的战略通道——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谈: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文中,习近平由第六届投洽会成果,谈及福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具体思路——着力构建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三条战略通道。

这一旨在打通省内沿海与山区协作堵点、强化福建与全国其他区域经济联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水平的决策,从经济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福建发展,从全国市场经济发展大局来把握福建的定位,从全省“一盘棋”的角度来考虑生产力布局。这样的战略安排,意在通过内外联动、多点支撑,确保经济社会整体运行不受或少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能够连续三年就同一主题接受同一家媒体的独家专访,习近平对投洽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次专访结束后不久,习近平离开了工作17年半的福建省。

“后来才得知,他把在福建最后一次接受中央媒体专访的机会,留给了《瞭望》。”王运才说。

全方位、高水平,回应全面对外开放时代命题。

半年后的2003年3月全国两会前夕,费强专访了已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为当年第10期《瞭望》采写了《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双轮驱动提速发展》一稿。

报道开篇直陈——习近平到浙江任职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加大浙江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蓬勃发展充满生机的浙江省再装上一个强大的“动力轮”。

在习近平看来,浙江的开放是对内、对外两个开放,是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具体地说,就是“北接上海、东引台资”。一方面,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接联上海。另一方面,抓住台资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做好引进台资这篇大文章。同时强调,引进外资不仅仅是引进一些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新的理念,引进品牌和市场营销网络。核心目标,是以“双轮驱动”实现浙江全省内外资企业的融合互动、共同发展。

《瞭望》记录的这些历史片段,见证着不同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的走向与特点,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之上对于中国对外开放问题的独立思考。

谋一域以谋全局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一个全国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大格局完整显现。

透过《瞭望》的多篇报道,可以观察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浙工作期间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注重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重点与一般、内部与外部等重大关系,体现出他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定位,让地方与全国协调发展。

1993年4月,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接受《瞭望》专访。

当年第16期《瞭望》刊发了《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谈: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展战略》。文中,习近平表示福州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建成以吸引外资为目标、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并明确了这一经济圈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

“在当时的中央媒体里,《瞭望》对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报道力度是最大的。”本文作者、时任《瞭望》评论编辑室主任董瑞生回忆,专访时能够感受到,习近平同志站位非常高,视野开阔,他敏锐地洞察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台湾一水之隔的闽江口显现出“珠江三角洲之于港澳”一般的地理优势。习近平在文中提出,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分工和经济互补的角度,摒弃“小而全”的观念,确定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并决心把这一经济圈建成全省的商贸金融中心、闽台经贸交流的主要基地、闽浙赣三省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这是在全国改革开放总体进程中来定位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展。在他看来,加快闽江口地区开发建设,对福州、福建及至全国经济文化发展都会十分有利。

8年后,2001年2月26日,《瞭望》刊发了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署名文章《建设海峡西岸的繁荣带》,提出新世纪之初的第一个五年是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重要时期。

从最初的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到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再到海峡西岸繁荣带,立足于福建区位优势特点的区域发展规划一脉相承。

山海协作、海洋强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特色机制。

山与海,是最直观的地理风貌。然而很多时候,山与海也阻挡了人们走向富裕的脚步。

浙江省陆域面积10万平方公里,新世纪之初人口4600万,人均只有0.45亩耕地。《瞭望》刊发的《向实践学习 向群众学习——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研纪实》一文,记录了习近平在舟山调研时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共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些片段——

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哪里?在海上!浙江省有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4000多公里的岛岸线,有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这是浙江省的重要战略资源。要着手规划省内海域资源的开发,使海洋经济成为浙江省在新世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资源。

在精准把握当时浙江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和内在原因的基础上,习近平开创性提出实施“百亿帮扶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山海协作工程”,加大对山区、海岛、老区、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大工程通过政府联动、市场拉动、产业带动,逐渐探索形成了有浙江特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跳出区域看区域,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

在习近平的视野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瞭望》2003年刊发的《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双轮驱动提速发展》曾有这样的判断——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国际大都市的突出地位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都是浙江省在今后20年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这一战略思路指导下,浙江提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对上海“主动接轨、全面融入、发挥优势、实现并赢”。

在舟山群岛调研时,习近平同志对基层干部说,上海在大、小洋山港的建设,是中央的重要决策,不要将其与舟山的发展分割开来看待。洋山港的建设,也是舟山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快宁波港和舟山港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使其成为未来世界级港口群的重要一翼。

如今,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已位居全球第一,与大、小洋山港一起,为提升“长三角”的整体竞争力、影响力作出重大贡献。“习近平同志的这种跳出区域看区域,主动接轨、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定位,是很难能可贵的。”费强表示。

无论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在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时代呼唤我们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以每个区域的发展增强国家整体力量。

十个指头弹钢琴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这是党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翻阅《瞭望》刊发的多篇习近平同志署名文章或专访稿件不难发现,他善于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大势、作出决策。形象地说,就是擅长“十个指头弹钢琴”。这一特点,贯穿他在闽浙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2000年9月25日,《瞭望》刊发习近平独家专访。这篇题为《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谈: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报道指出,站在“九五”“十五”计划交汇点上,提升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在明确“支柱产业的支柱带动作用不够显著”这一困扰福建发展的最大痛点问题基础上,习近平畅谈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设想。细看可以发现,这一设想已不再是选定几个单一支柱产业,而是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确定四大品类的支柱产业,构筑多系统支撑,为产业结构调整全局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主导力量,极大带动其他产业优化升级。

而实际上,当时在福建省内对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存在争议的。长久以来,作为海防前线,受台海形势的影响,福建经济发展较慢。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对外开放和快速发展,福建社会各界迫切希望经济增速能够乘势而上、更快一步。

习近平在兼顾福建当下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以前瞻性思考坚定提出,必须加快结构调整。这是从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虑福建的经济结构调整,立足于全国经济发展全局来把握福建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以避免传统产业在新世纪出现竞争力衰落,同时布局新兴产业以形成新的战略支撑点。

秉持这样的系统观念,必须具有居安思危的辩证思维,更要有高度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担当。

习近平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谋划的特点,在他浙江工作期间体现得更加充分。2002年11月18日,党的十六大闭幕第四天,《瞭望》刊发了时任浙江省代省长习近平的署名文章《着力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浙江考察。这是3月30日,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调研,同正在清理荷塘的村民亲切交流,询问春耕备耕情况申宏摄/本刊

习近平在文中提出: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不断提高我省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上。

那一年的浙江,GDP增速、“三驾马车”指数、财政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各项主要综合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但同时,浙江也进入了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产业结构处于低层次,增长方式粗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生产要素供给日趋紧张;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顺利进入“新的加速发展阶段”?

2003年3月,第10期、第11期《瞭望》连续刊发费强采写的深度报道《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双轮驱动提速发展》《向实践学习 向群众学习——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研纪实》。4个月后,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了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即“八八战略”。其中的诸多提法,在《瞭望》的上述报道中已现雏形。

此后的18年间,浙江省聚焦“八八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一战略之所以具有长期指导性,是因为精准把握住了省情国情与世情、优势与短板、当下与长远,将科学发展观与省域实际有机结合,从全局的高度,以辩证的思维,擘画了浙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

2018年,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为《瞭望》采写了封面专题报道《接力十五载 蓝图绘新篇——“八八战略”引领浙江高质量发展》,文中深有感触地写到——

“八八战略”不谋一时、不为一事。它告诉人们:发展的整体观就是全面系统可持续;要做到统筹兼顾,就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处理发展中的问题。

2003年6月,在习近平倡导和主持下,浙江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环境改善为重点,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过18年系统性整治,浙江山乡面貌为之一新,经济活力生机勃勃,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鲜活的样板。

从“美丽浙江”到“美丽中国”,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海洋强省”到“海洋强国”……从浙江到中央,一系列战略布局、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及创新实践理念前后对应、一脉相承。

当时,浙江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去探索解决系统性问题,做高质量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试验田”。费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提出“八八战略”,就是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系统性破解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可资参考的实践探索和宝贵经验。

当前,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持系统观念。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体谋划、协同推进,激发全国一盘棋整体优势,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后记

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舆论工作。老一辈革命家将通信兵比作“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强调“共产党是左手拿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倡导新闻工作者“深入群众,不尚空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辟论点,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新闻史。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从我到福建工作认识习近平同志开始,我就深深地感到,他对新闻工作的重视是一贯的,对新闻工作者的关心也是一贯的。”王运才说。

费强至今仍保留着习近平2002年12月24日与浙江省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见面会上的讲话记录。

这次见面会上,习近平叮嘱新闻单位要发挥“政府喉舌、舆论尖兵”的作用。强调坚持党对舆论的领导,坚持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带头学习,多学一点,深刻领会、牢牢掌握好新理论、新特色。提出新闻工作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老生常谈,不可能打动读者”。

在这两位多次专访习近平总书记的《瞭望》记者记忆中,习近平在尚未熟悉地方情况前,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但很多基层调研都邀请记者同行。每年春节前,他都抽出时间专门与中央媒体座谈,听取大家的意见,但从来不提报道要求。对于中央媒体提出的工作建议和监督线索,他都认真研究调查,从不因为记者对负面问题进行舆论监督而有丝毫责怪。

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

面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大势,“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是所有中央媒体的必答题。《瞭望》将以融合发展实效,继续坚定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记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一步发展与完善,讲述更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故事,与读者一起,共同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刊于《瞭望》2021年第16期)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琳 陈燕 商意盈

在福建三次专访习近平的难忘记忆

文 | 王运才(时任新华社福建分社常务副总编辑)

创刊《瞭望》40周年之际,编辑部在整理历年报道时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曾连续3年接受《瞭望》独家专访。这对一家新闻单位而言极为罕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新闻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

打开记忆的闸门,当年专访习近平同志的情形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艰巨任务

2000年8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瞭望》时任总编辑姬斌同志的电话。

他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将于9月在厦门举行。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投洽会是各新闻单位竞争的舞台。从第一届开始,《瞭望》就十分重视投洽会报道工作,每年都派出精兵强将参与报道,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但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习近平同志刚担任福建省省长不久,编辑部希望能在投洽会前推出对他的独家专访,体现《瞭望》报道的高端权威特性,取得先声夺人的社会效果。

虽然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但这事还真把我给难住了。

我于1990年调到新华社福建分社工作,从记者、采编部门负责人到负责采编工作的分社领导,曾多次采访过习近平同志,经常随他下基层调研,他有时也会把我叫过去,听听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但他1999年8月当选为福建省代省长以后,便很少接受记者采访。

我曾问他原因。他说,担任省政府主要领导,责任重大,特别是在回顾“九五”、展望“十五”的重要节点,必须进一步吃透省情,进一步完善福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制定好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提升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政策措施。在这些构想还没有形成之前,他一般不接受记者采访。

《瞭望》的采访任务时间非常紧迫,我决定直接到他办公室,当面提出采访要求。没想到,听完我的陈述,习近平同志很愉快地答应了。他说,经过一年调查研究,他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等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并答应忙完手头的事,安排个时间好好聊聊。没过多久,习近平同志就让身边工作人员通知我,专门抽出大半天时间接受了专访。

习近平同志首先介绍了他担任代省长以来,深入全省各地、各行各业、各界人士调查研究的情况。习近平同志一贯坚持先调研后决策。他说过,没有调研就不要决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决策前的调查、分析、论证上,以寻找和选择最佳决策方案。

当时正值世纪之交,福建上上下下都在热议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新世纪。由于种种原因,福建经济发展长期滞后,1978年全省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22位。改革开放给福建注入强大活力,1999年经济总量上升到第11位。大家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尝到甜头,认为发展是福建的头等大事,经济应该发展得更快一些。怎样抓好新世纪的经济工作呢?

习近平同志作了密集的专题调研。他提出,福建经济弱,主要弱在产业上,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发展,把经济进一步搞上去。在前期调研基础上,习近平提出,福建经济结构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着力“调快、调大、调高、调新、调优、调活、调外”,提高全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这“七个调整”,为当时和之后全省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同志详细介绍了第四届投洽会的筹备情况、新的变化与特点,以及福建承办的优势与努力,表示将千方百计为成员单位和中外客商参会洽谈创造更好的条件。

采访中我发现,习近平同志站位非常高。他认为,第四届投洽会是世纪之交的一次国际性经贸盛会。他强调,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办好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对于提高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同时,习近平同志还着重介绍了他担任福建省代省长以来,放眼经济全球化大背景,站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以对外开放促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构想。

他认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战略性问题,在确定新世纪之初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思路和规划时,不能把经济结构调整规划仅仅归结为几个支柱或重点产业的选定,视野应该更开阔一些。这就是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立足福建具体实际,根据产业的不同类型和发育程度,采取不同的调整优化措施,提出不同的目标任务,使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形成一个重点突出、各方兼顾、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使全省经济结构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这次采访是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代省长以来少有的一次接受独家专访。他谈的内容非常丰富,很有新闻价值,这么重要的采访内容很难在一篇专访中表达清楚。如果仅仅写成一篇专访,很多重要的内容难免要忍痛割爱。于是,我与姬斌同志联系,希望将对习近平同志的采访分成两篇来发。一篇专谈第四届投洽会,另一篇以专访形式,谈福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构想。

我的想法得到了姬斌同志的大力支持。于是,我加班加点,很快草拟出了两篇文章。我把两篇稿子送给习近平同志审阅,他审看后,稿子传到编辑部,很快在2000年第36期和第39期刊发。海内外多家媒体纷纷转载,产生了很大社会反响。

连获支持

2001年第五届投洽会举办前夕,《瞭望》时任总编辑姬斌同志又打来电话,明确提出,上一年独家刊发习近平同志的署名文章和专访使《瞭望》在投洽会的报道上独树一帜,希望今年能继续独家专访习近平同志。

我立即与习近平同志联系。他虽然答应接受采访,但表示近期事情特别多,实在安排不出时间,要往后推一推才行。然而投洽会开幕在即,《瞭望》作为以深度报道见长的周刊,对省长的专访必须尽量往前赶,否则在时效性上很难竞争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于是,我向习近平同志提出,如果实在安排不出时间,接受书面采访也可以。他接受了我的建议。

紧接着,我根据与编辑部商量的意见,向习近平同志提供了一份采访提纲,没几天,就收到了他接受书面采访的材料。他在文章中介绍了福建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经济发展情况,并明确表示,对外开放是福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全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回答关于闽台经贸合作方面的提问时,习近平着重谈到,加强闽台经贸合作符合两地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福建对如何强化这项工作做了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福建省的定位、角色,提出要把福建建成对台经贸合作的四大基地——建成对台通商基地,创建台资企业营运基地,完善对台农业合作基地,营造台胞度假休闲基地。

这篇专访《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谈:对外开放——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瞭望》2001年第36期刊发后,被台湾媒体广泛转载,在广大台湾同胞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在连续2年独家专访习近平同志取得成功的基础上,2002年8月当《瞭望》时任总编辑姬斌提出希望在第六届投洽会前再次专访习近平同志。

当我与习近平同志联系采访时,他表示,投洽会前活动都安排满了,实在安排不出时间接受采访,提出采访能否改在投洽会后,尽量抽时间聊一聊。

在投洽会结束后不久,习近平同志应约接受了独家专访。

采访中,习近平同志介绍了第六届投洽会取得的成果,并重点谈了福建下一步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他指出,进入新世纪,福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福建对外开放将迈开新的步伐,开创新的局面,可以从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大背景和大开放角度来把握,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营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

这篇独家专访很快以《构建对外开放的战略通道——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谈: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为题,在《瞭望》2002年第41期刊发,海内外媒体大量转载,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

难忘记忆

这篇专访刊发后不久,2002年10月,习近平同志调到浙江省工作。

习近平同志是很重感情的人。离开福建前,他让身边工作人员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我专门赶到他办公室送行。马上要离开福建,他手头的事情肯定很多,但还是挤出时间,和我交流了一个多小时。看得出,他很舍不得离开福建。福建人民也都希望他能够继续为福建人民造福。

从调到福建工作认识习近平同志开始,我就深深地感到,他对新闻工作的重视是一贯的,对新闻工作者的关心也是一贯的。他经常根据工作需要,邀请一些中央媒体记者参加省政府重要活动,包括他自己的调研活动。作为新华社福建分社的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应邀参加他调研活动的次数颇多。

习近平同志邀请记者一起调研,从未提过什么报道要求。他说,请中央媒体驻闽记者来,一则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省情,了解省政府的工作;二则可以帮助出些点子,提些意见,助推工作。

习近平同志还坚持每年春节前邀请新闻界人士一起来座谈。座谈会上他主要是听大家提一些工作上的意见建议,从不居高临下地对新闻记者提要求。相反,他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高度重视,积极回应。3年中每年的座谈会我都参加了,留下了深刻印象。

(刊于《瞭望》2021年第16期)

来源:《瞭望》

编辑:郑芸

二审:杜莉

三审:郑海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