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市而言,文化场馆是把城市文化品位具象化的平台,是城市的面孔,更是城市的底蕴。“十三五”期间,东宝区实施了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打造东宝区文体中心,新建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展示馆等文化场馆,来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文化服务需求。
荆门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吴优:“一进图书馆大厅,就可以感受到非常浓厚的数字化气息。比如说像我头顶上方的大数据综合展示平台,今天到馆多少人?大家借阅什么类型的书籍最多?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在这个大厅里面,还有3块像我身旁这样的瀑布流电子借阅机,这个机器的存在,可以说,为我们读者们提供了全新的借阅方式。”
东宝区图书馆辅导部负责人 郑绪岚:“这款瀑布流电子借阅机内含20万册图书和视频资源,操作起来也非常的容易,只需点击你喜爱的图书,打开微信去扫一扫,就可以在手机上查看这本图书,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浓厚的数字化气息,还体现在了图书馆内无处不在的各类数字阅读设备,如自主查询借阅机、虚拟涂鸦、VR体验等等。
东宝区图书馆馆长 严辰龙:“现在正在体验的是溺水自救的情景模拟。我们在这台设备里,共配备了防水防火防灾一些安全知识和一些逃生的小技巧,小朋友们可以通过在这里虚拟体验掌握一些安全的防范知识。后期我们还要增加一些禁毒和创城的相关宣传内容来丰富我们的体验内容。”
荆门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吴 优:“在馆内有一间特殊的盲文阅览室。走进这间阅览室,可以看到专门为视障读者铺设了一条盲道,同时在桌上还有一台智能阅读器。通过工作人员的帮助,我们的视障读者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这个机器上进行扫描,转化成语音把它播放出来。”
与东宝区图书馆一墙之隔就是文化馆,这里包括非遗文化展示区、舞蹈排练厅、个性化展厅以及公益课程培训区。
市民 王丹:“像我们以前基本上在这边没有什么可以玩的,或者说学习乐器和看书的地方。现在这个图书馆开放了,感觉这边的环境非常好。然后我们自己的话,也可以跟老师学一点东西,也是提高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东宝区文化馆副馆长 王洪波:“截至目前,我们一共开设了七门公益课程,总计服务学员人次达到了3000多人。”
除了图书馆、文化馆外,长宁新城还建设了非遗展示馆,为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场所,非遗展示馆将在“五一”期间对外开放。随着三个文化场馆的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长宁新城文化功能日趋完善,将为市民营造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东宝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王周萍:“我们这三个馆建成以后,应该说补齐了我们过去没有场馆的短板,也为我们平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了主阵地,同时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的多样化需求。”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魏洁
三审: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