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根3尺多长、密密麻麻刻满4省地名的竹竿,这件不寻常的文物,见证了支前民工运输的艰辛,成为人民群众支前的历史缩影。
这根竹竿的主人,就是特等支前功臣、山东省莱阳市龙旺庄街道西陡山村人唐和恩。小竹竿和唐和恩的故事,要从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说起。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这一年,唐和恩37岁。解放区人民和广大民兵,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下,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和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支援人民解放军作战的事业中。
唐和恩带头报名,参加了支前小车运输队,编入莱东县陶漳区运输队,并担任运输队副指导员、党支部组织委员兼第四小队队长。
临行前,唐和恩斩钉截铁地向组织保证:“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前线需要什么,我们就运送什么。”他们和数百万支前群众一道,顶风冒雨,忍饥耐寒,日夜奔走在支前的道路上。遇上阴雨天气,就把自己的蓑衣、棉衣脱下来,盖在独轮小推车上,宁愿自己受淋挨冻,也决不让军需物资受半点损失。路上宁可自己挨饿,也不动一粒军粮。遇到敌机空袭,唐和恩和队员们首先想到的是设法隐蔽粮车,决不丢下小车不管。
在一次运粮途中,一条河拦住了去路。上级要求天黑以前要把粮食送到。眼看天色将晚,附近又没有桥,为了保证把粮食按时送到,他们决定涉水过河。唐和恩第一个脱掉棉衣,扛起粮包就下了河,队员们一看,都扛包抬车紧紧跟上。隆冬季节,寒气逼人,河面上结着薄冰,齐胸深的河水冰冷刺骨,队员们咬紧牙关,没有一个退缩。大伙儿刚一上岸,还没来得及穿衣服,就听到远处传来敌机的声音,大家迅速分散隐蔽,直到敌机飞走,才爬起来穿好衣服继续赶路,终于按时把粮食送到了目的地。
唐和恩是个有心人,又是个推车的好把式,从老家出发时,他就随身带了一根3尺多长的小竹竿,白天用来支车,晚上用来探路,小小竹竿从未离开过他的身边。
一天休息时,唐和恩端量着小竹竿心头一亮,我要是把经过的地名都刻在这根竹竿上,不就可以记下支前都到过什么地方吗,以后还可以给后代讲故事,那该多有意思啊。
唐和恩越想越觉得有理儿,他立刻行动起来,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在小竹竿上刻下了第一个地名。从这儿以后,每到一个地方,他就在小竹竿上刻下这个地方的城镇和乡村的名子。
解放军势如破竹,支前大军也车轮滚滚紧随其后,把弹药、粮食、水,还有馒头等源源不断地送到前线,送到将士们的手中。小竹竿上的地名也随之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密密麻麻地连成了一片。
把这些地名按地理位置连接起来就是一条支前路线图。从老家莱阳万寨乡出发,行程5000余里,共刻下鲁、豫、苏、皖4省88个城镇和乡村的名称,先后支援了济南战役、徐东战役和淮海战役。
小小竹竿,见证了胶东人民支援前线的光辉历程,也是淮海战役解放军高歌猛进、国民党军节节败退的历史见证。(记者 从春龙)
来源:“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
编辑:刘哲
二审:张瑞华
三审:黄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