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庄严的“政治宣示”、科学的“理论揭示”、深刻的“实践昭示”、深远的“历史启示”,深刻阐明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所在,具有很强的心灵震撼力、政治动员力、政治号召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最新表达、最新创造和最新成果。可以说,这是新时代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创新。
创造性提出“伟大建党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每到一地考察必去当地革命纪念地,对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提出明确要求。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革命精神超过二十七种。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不仅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问题,而且提出了四句话三十二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强调“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标示了党的革命精神的源头起点,丰富和拓展了党的精神谱系。“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三十二个字,字字千钧,勾勒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天际线”;四组词语,铿锵有力,从历史深处到现实眼前,再指向辽阔远景,拓展着百年大党的精神境界。
四组词语每组八个字,既有各自明确指向和具体内容,又紧密关联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放在首位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之魂,是对共产党人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的深刻回答,体现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思想优势。在新征程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永远为真理而斗争,永远为理想而奋斗。“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之源,是对共产党人为何出发、如何出发的深刻回答,体现的是我们党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政治优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遵循之规,是对共产党人怎样面对生死、怎样战胜困难的深刻回答,体现的是我们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精神优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之道,是对共产党人保持什么样的操守、涵养什么样的情怀的深刻回答,体现的是我们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特质,展现的是党的强大道德优势。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和本。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突出表现和具体体现,尽管内涵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内容和精神实质是相通的、统一的、一致的。
创造性阐明“奋斗主题”
细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一个让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的观点,就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结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主题的认识,一直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丰富、提升、凝练。过去回眸党的历史时,主要有三种叙述方式:一是用时间线索来表述,通过一些时间节点来反映;二是用重大事件来表述,比如,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启改革开放等;三是用使命任务来划分,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等。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首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结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主题,这就意味着我们党无论在哪个时期,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眸党的百年历史,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奋斗主题来叙事,既高度凝练、更加准确,又把历史、现实与未来结合起来,要言不烦,是中国共产党对百年奋斗主题认识的一次新飞跃。
创造性要求“两个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观点,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又一重大创新观点。这一重大观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个相结合”发展为“两个相结合”,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求,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艰辛的探索。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要同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1961年,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所谓马列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跟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把“一个结合”发展为“两个结合”,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其一,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扎下根来、开花结果,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具体实际,不能不考虑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二,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党百年经验的总结。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刻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也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顺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大局的客观需要。
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要着重把握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当中国人民还根本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时,这两位思想家已经开始关注、研究中国,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亮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比如,儒家讲的“行”“躬行”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间,中国哲学关于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之间,以及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间,都有契合之处。第三,要善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表达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比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事求是”,表达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愚公移山”,表达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精神。我们还必须深化研究这一“结合”的应然性与必然性、传承性与创新性、过程性与结果性等问题。
创造性宣示“人民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对我们党性质、宗旨、依靠力量的又一次庄严的政治宣示。
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放眼全球,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和解读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何以“能”成为全球“显学”,其实,读懂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放眼世界,一些政党奉行“资本至上”,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一些政党在搞相互攻击的“拳击赛”,我们党进行的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赛”;一些政党千方百计谋求“下一任”,我们党则是全心全意造福“下一代”。两相比较,就不难理解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的又一个重大创新论断。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创新,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质和优势。中国的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人民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保证了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形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民主秀”,不搞政治戏剧,不追求表面的华丽和做作,而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创造性发展“斗争哲学”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又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把握的重大创新观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发扬“斗争精神”。
斗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是我们党开展各种斗争实践的“精神利器”。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马克思指出: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化解经济、科技、社会、网络、外交等领域的各种风险,有力维护了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中国共产党人今天的“斗争哲学”启示我们,只有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基础,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作者系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来源:《群众》2021年第15期
编辑:云薇
二审:杜莉
三审:黄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