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长征和长征史诗

10-30 08:40  

毛泽东手书《清平乐·六盘山》

红军长征,是人类军事史上一幅无比绚丽的宏伟画卷,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在极其艰苦的征战行旅途中,作为统帅、战士、诗人的毛泽东,以炽热的革命热情、乐观的革命斗志、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一路走来一路高歌,接连写下了《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沁园春·昆仑》《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等8篇诗词,留下千古绝唱。毛泽东的这些诗词,也称“长征诗词”,既是他诗词创作的巅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一部革命的英雄史诗,是红军艰苦卓绝战斗历程的真实写照。

雄关漫道 千回百折

在中国诗歌中,山被赋予了伟大、崇高、不屈不挠等诸多意味,而山也是中国革命的自然依托和生存屏障。仅在长征路上,红军就先后翻越了18座大山。在毛泽东长征诗词中,山的形象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

1933年秋,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此时,推行“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采取了军事进攻中的冒险主义、战略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致使战斗节节失利,中央苏区几乎丧失殆尽。1934年10月,中央决定实施战略转移,长征大幕随之拉开。

湘江之战,红军与敌苦战五昼夜,付出了极大牺牲,随后进入贵州。1934年12月18日,党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后,中央红军以所向披靡之势连克剑河、台江、施秉等地,黄平、镇远等县,于12月28日左右占领乌江南岸的猴场等地。1935年1月1日至3日红军突破乌江防线,于1月7日智取黔北重镇——遵义。

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在黎平至瓮安的10余天行军途中,先后作了《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这三首《十六字令》运用了整体象征的方法,表面处处在写山,实际上处处借山象征红军,通过对山的吟咏来歌颂红军。在自注中,毛泽东引了一段民谣:“上有骷髅山,下有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诗中“快马加鞭未下鞍”与民谣中的“要低头”“要下鞍”形成了鲜明对比。“离天三尺三”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山之高,充分表现了红军在一切艰难险阻面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这三首词共48个字,可谓奇情壮采,词约义丰。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于1935年1月29日一渡赤水进入川南,拟从宜宾和泸州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由于蒋介石急调40万川军封锁长江,并增兵深入川南阻挡红军北进,毛泽东决定挥戈东进,于2月18、19日二渡赤水,返回黔北地区,并在数日之内,重占桐梓、娄山关和遵义。

娄山关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此处,群峰攒聚,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红三军团经过四次激烈的战斗,最终占领了娄山关。战后清晨,毛泽东登上关口,迎面碰上抬下来的一个伤员,一条腿被打断。毛泽东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回答“钟赤兵”。钟赤兵当时是红三军团的一位团长,后来成为新中国的独腿将军。在沉静、肃穆并带有几分寒光朔气的战场上,毛泽东极目四望,触景生情,随即吟诵了一首悲壮、苍凉、凝重,但又充满战斗豪情的篇章——《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全词悲壮凝重,声情激越,俨然一幅战地素描:繁霜铺地,西风肃杀,长空迷茫,雁鸣凄厉。毛泽东对这首词曾经有一个批注:“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然而,红军虽然屡遭挫折,却革命斗志不减,志在必胜。“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铿锵词句使我们感受的不再是苍凉,而是遒劲;不再是凄清,而是豪健。仗,还要打;路,还要走。

长缨在手 跃马挥鞭

勇往直前,永不满足,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一切障碍,成就波澜壮阔、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这是毛泽东的人生志趣所在。不断的胜利以及由此产生并不断增强的自信,使得毛泽东总有足够的毅力与勇气去面对最艰难的处境,带领红军走出晦涩的岁月,从胜利走向胜利。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先遣队强行渡过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6月至7月,中央红军翻越四川夹金山、梦笔山、亚克夏雪山、昌德山、打古山。8月底,中央红军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打开了进军甘南的门户,与红四方面军会合。随即,党中央在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正式确定了红军主力北上的战略方针。

在由通渭向六盘山进军的路上,毛泽东登上4000多米的岷山,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激情澎湃。《念奴娇·昆仑》随即成篇。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此词大气磅礴,豪情干云、想象飞驰,浪漫主义色彩十分浓厚。诗人的人格境界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此词中得以充分展现。把昆仑山拟人化、人格化、生命化,意境宏大,使自然与社会、昆仑与理想、中国与世界、改造与创造,获得了高度统一。

1935年9月,中央红军突破长征途中的最后一道天险——腊子口,进入甘南,然后渡过渭水,并于10月7日东进至哈达铺,在这里同国民党军又展开了一场激战。当日下午,红军歼灭盘踞在六盘山的敌军一个团。

六盘山位于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因上山要在道路上盘旋六重才能达到山顶而得名。翻过六盘山,长征的终点——陕北根据地就在眼前。毛泽东一鼓作气登上顶峰,目送南飞燕群,放眼祖国河山。此时的毛泽东心情舒畅,壮志情怀激荡于胸。他对身边的同志说:“这里可观三省,雄距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翻过去我们就快到陕北了。同志们,胜利就在眼前。”感慨之下,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势豪迈的《长征谣》。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这是诗人登临山顶俯视乾坤、抚今追昔的慷慨抒怀之作,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抗日的决心。

此后,《长征谣》经过八次修改,最终成为传世词篇《清平乐·六盘山》,并于1957年在《诗刊》创刊时首次公开发表: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其实,这首词早已经为人所熟知了。1938年11月,著名教育家李公朴偕同夫人张曼筠,来到仰慕已久的延安。到达延安的第三天,李公朴去拜见毛泽东。次日晚上,毛泽东回访李公朴夫妇。离开时,李公朴拿出一本画册,请毛泽东题字。毛泽东在张曼筠画的一幅《长城》图上,欣然用毛笔题写了以《长征谣》为雏形的《清平乐·六盘山》。从那时起,这首词便流传开来。

回首来处 尽数风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毛泽东以自身的杰出品格和天才般的才能,率领中央红军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过草地,翻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长征胜利在即,毛泽东最杰出的两首诗词也随之出现。1935年9月18日,红军突破岷山天险腊子口,进入甘南,占岷州。9月27日,中央政治局在榜罗镇召开会议,为中央红军取得长征最后胜利指明了道路,全党全军沉浸在胜利在即的无比喜悦中。在通渭县城的文庙小学,中央红军召开干部大会。毛泽东在对第二天行动作出动员后,为战士们高声朗诵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区区七言八句56字,酣畅饱满,笔力雄健,对红军长征这样空前伟大事件的历史背景、时代画卷和精邃哲理,作出了概括性表达。这首诗词既是长征的史诗,又是崇高的精神赞歌。

在古今无数的征行诗中,没有一首能和毛泽东的这首诗并论。1937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西方世界披露《七律·长征》。1938年,该书被翻译成中文《西行漫记》,此后该诗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七律·长征》是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苏区。由于陕北苏区地广人稀、十分贫困。毛泽东决定率红军主力东渡黄河,开辟新区,壮大队伍,筹集资金,对日作战。为给红军东征开辟道路,1936年元月下旬,毛泽东亲率100 多人冒着严寒,晓行夜宿,于2月5日清晨来到黄河西岸15公里处的清涧县袁家沟村。刚住下,天空就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顿时,天地迷蒙,白雪把逶迤起伏的群山包裹得严严实实。壮丽的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创作灵感。7日,寒风凛冽,毛泽东在居住的窑洞里,展开陕北本地的白麻纸,挥毫疾书,一口气写下了不朽名篇《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毛泽东诗词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亦是毛泽东在长征时期诗词创作的压轴之作。《沁园春·雪》写成后一直没有发表。1945年8月30日,毛泽东在重庆桂园寓所宴请柳亚子、沈钧儒等人。席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10月7日,毛泽东将《沁园春·雪》题赠柳亚子,并致信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此前,《沁园春·雪》已在一定范围内流传。《新民报晚刊》根据传抄稿把《沁园春·雪》以《毛词·沁园春》为题刊出。28日,重庆《大公报》又将毛泽东的赠词和柳亚子的词一并发表。

在这首词中,毛泽东视通古今,思接千载,面对雪后初晴的高原风光,历数几千年来统治者的文德武功,只轻轻几笔,便把号称雄才大略的古代帝王荡过去了,尽情抒发了中国共产党人挽救民族危亡、寻求国家富强的远大志向,真可谓睥睨六合,气雄万古,大气磅礴,兴会淋漓。这首词公布于世,旋即搅动山城并在全国引起轰动,政界文坛交口称颂。时任《新民报晚刊》副刊编辑的吴祖光回忆说,当时他听说这首词出自毛泽东的手笔,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只有这一个人才能写出这一首词”。

来源:前线客户端

编辑:杜莉

审核:张瑞华

三审:郑海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