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红色”印章

12-02 17:05  

在浙江省金华市博物馆馆藏中有这样一枚记录了重要历史的青田石印章。它长5.5厘米、宽5.3厘米、高4.4厘米,印章的边款刻着“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日十时日本签降书于东京湾大舰米(密)苏里号”,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二日,这一天正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再看看印章底部刻着八个大字“河山再造日月重光”。日本投降了,中国抗战终于胜利了!印为心声,从流畅的线条就可以窥见印章主人内心不可抑制的愉悦。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在这个时刻用印章表达情感呢?他就是龙渊印社创始人之一的金维坚。

金维坚,1902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解放前曾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馆长。他善刻印章,同时也是集邮爱好者。

日寇侵入华东以后,上海、杭州相继沦陷,浙江省各机关院校纷纷迁往龙泉山中避难。战火纷飞,人心浮动,一些篆刻爱好者闲来到龙泉博物馆聚会,时任西湖博物馆馆长的金维坚也参与其中。1944年的一个午后,金维坚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感慨着烽火弥漫的祖国,颠沛流离的百姓。他觉得在这个时刻,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走到大家中间,激动地说:“各位!各位!国家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我辈文人虽弱小但也应同仇敌忾,寻求一条既能救国救民,又能弘扬印刻国粹的道路呀!”这句话一出来,同好者纷纷响应,金维坚首先建议成立印社。经过一年多的筹划,终于在1945年2月组织成立了一个从事印学切磋研讨的民间艺术团体。因龙泉古称龙渊,故命名为“龙渊印社”。

诞生于战火中的龙渊印社,以篆刻为武器,“还我河山”“胜利第一”“永奠世界和平”等等,一方方印石,凝聚了艺术家们不屈的斗志和满腔的爱国热情。当时这些旗帜鲜明,富有战斗性的印题内容,将热爱祖国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的气质,都寓于方寸之中,表现于红泥之上。

1945年9月,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金维坚眼含热泪地说着:“好,好呀!”心潮澎湃,难以抑制,他立刻拿起了桌上的刻刀和石料,用长线条的篆书刻下了“河山再造日月重光”八个字。金维坚这位土生土长的金华文化名人,与他定格了抗战胜利那一瞬间的火柴盒大小的印章,担得起一件红色的“镇馆之宝”,凝聚在他身上的不屈斗志和家国情怀,更是值得后人铭记学习。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编辑:杜莉

审核:张瑞华

三审:郑海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