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工作措施新闻发布会召开

12-03 11:34  

11月24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欧晓平主持召开荆门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工作措施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陈晖,市经信局副局长李明键、市人社局总会计师高斌、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万锦富分别就市政府出台的《荆门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工作措施》进行情况介绍和解读,并答记者问。

出台背景及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主体培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促进更多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在培育、扶持、发展壮大上狠下功夫,不断促进各地市场主体数量、质量双提升。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既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同意,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工作措施》。

《工作措施》的制定出台,是我市深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培育壮大全市市场主体,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政策引导、强化服务、完善机制等方式,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全面推动形成富有活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全市的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工作目标

《工作措施》明确了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确保全市及各县市区市场主体总量增幅及企业类市场主体总量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到2025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及企业类市场主体总量分别达到40万户、10万户。

具体举措包含“十大工程”:

一是实施大众创业增量工程。主要措施是采取调动一切可以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同时提出推进返乡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在县市区全面覆盖和推广免抵押免担保“退役军人创业贷”。

二是实施小微企业扶持工程。主要措施是采取调动一切可以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的资源为创业服务。同时提出各地培育2家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为双创提供资金和减免政策。

三是实施优质企业裂变工程。主要措施是采取鼓励优质企业“主辅分离”,实行裂变,走集约化、集团化道路,提出对裂变新增企业给予补贴的政策。

四是实施新型主体成长工程。主要措施是大力支持“互联网+、旅游+、体育+”市场主体发展,提出奖励政策。

五是实施‘满园满楼’聚集工程。创新提出“满园满楼”的概念,主要内容是通过促进项目满园、商业综合体满楼等措施,大力发展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建立小微企业产业园。

六是实施市场主体招引工程。主要措施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数字经济企业和服务企业,带动我市市场主体发展。同时提出“确保每年招商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落地项目总数增幅高于上年度增幅”的目标。

七是实施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程。主要措施是鼓励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由弱变强,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同时通过采取适度的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类市场主体做大。

八是实施稳企帮扶暖心工程。主要措施是通过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唤醒一批“僵尸企业”。对暂时面临经营困难而停止营业的市场主体,突破性地提出可向登记机关申请不超过3年的歇业登记。

九是实施市场主体准入引导工程。主要措施是加速引导市场主体准入,发挥政府在市场主体发展中的引导作用,营造更加宽松、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提出“一址多照”、企业集群注册模式。

十是实施市场经营规范工程。主要措施是清理无照经营行为,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提出依托社区(村)“两委”和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梳理办照。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记者问:市经信局在企业类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方面有什么政策?

荆门市经信局副局长李明键:市经信局在企业类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方面从企业孵化、成长到壮大均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3个方面:

一是平台支撑抓培育。小微企业发展初期,普遍会存在技术不足、能力不足、资金不足等问题,为此,为小微企业创业兴业提供平台支撑,是支持培育企业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市有省级、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4家,创业辅导师37人,已经入驻的小型微型企业449户。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些基地的优质服务资源,为创业企业和个人提供创业辅导、创新支持、员工培训、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各类服务,2年内免收服务费用。同时,为鼓励平台建设,我们对首次认定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奖励30万元,首次认定为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的,在省奖励100万元基础上,我市再配套奖励100万元,奖励资金用于为入驻的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

二是企业裂变抓培育。探索推进工业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裂变发展,这项工作对我局来说是一项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将探索以行业大中型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剥离研发设计、物流、信息技术、销售服务等非核心业务职能,裂变设立独立法人,改变大而全的组织结构体系,使企业内部服务资源走上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的轨道,加快推动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发展。同时,我们还对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方面予以支持,市本级每年安排工业专项资金600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链式发展抓培育。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统筹实施制造业产业链链长制,每条产业链建立起“八个一”工作体系。目前各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和“五图”作业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推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统筹调度,壮大产业链,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力争引进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核心企业,新建一批强链壮链重点项目,带动配套企业落户,新增市场主体,促进项目“满园”。

记者问:《工作措施》提出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和“跨域通办”,能否介绍详细情况?

荆门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万锦富:“一网通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以大数据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依托荆门市统一受理平台搭建“一人一企一档”专属空间,实现政务服务相关数据“一次录入、自动归集、多次复用”,避免申请材料重复提交。强化电子证照归集和应用,实现更多证照类申请材料在线调用、免提交。强化鄂汇办APP荆门旗舰店和自助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推动实现更多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就近办”。加大对湖北政务服务网和鄂汇办APP的宣传力度,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开辟网办自助服务区,配备导办帮办人员开展网上申报引导教办服务。

“一事联办”是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所谓“一事联办”,就是围绕一个办事主题,将涉及不同部门的多个不同审批服务事项打包一起办理,一起发证。目前,我市已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一事联办”专区上线“我要开药店”“我要开物流公司”等21项联办主题,另外有100项主题实现了线下窗口“一事联办”。以“我要开药店”这个主题为例,传统的办理模式是:市场主体先找市场监管局办理营业执照,再找行政审批局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需要到两个不同的窗口先后提交两套申请材料,填写两次申请表格,先后领取两个证照,最少也要跑四次服务大厅,并且还会出现部分申请材料重复提交、表格内容重复填写的问题。实行“一事联办”后,我们有线上、线下两种运行模式,市场主体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一事联办”专区的线上方式,或者各地政务大厅的线下方式,提交一套申请材料、填写一个申请表,可以在承诺期限内收到我们免费寄达的2个证照,实现一次办好。实行“一事联办”后,大幅压减了办理时间、减少了跑动次数,为市场主体节约了时间成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跨域通办”是在市县两级政务大厅设置“跨域通办”服务专窗,从市场监管、自然资源、住建、公安、人社、医保、卫健等领域高频事项入手,推动更多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逐步解决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

此外,我们还在推进“一门一窗”改革,在提升综合性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基础上,除车管、农机等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本级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综合性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强化进驻事项运行管理,坚决杜绝窗口只收件、不办件或让企业群众窗口、部门之间“两头跑、两头办”等问题。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内部分办、统一出件、免费邮寄”的综合窗口运行模式,确保年底前综合窗口占比超过50%。全面推行“只说YES不说NO”服务机制,设置“办不成事补救窗口”,帮助市场主体想办法找政策、办成事。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的培育发展。

记者问: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荆门市在创新创业方面有什么新举措?当前,一些年轻人有创业的想法,但不知从哪儿着手,在这方面有什么帮扶措施?

荆门市人社局总会计师高斌:创业创新是培育新动能的孵化器,也是培育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市人社局将立足工作职能,认真贯彻落实《荆门市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工作措施》,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政策扶持再加码。创业政策提档升级,在创业贷款上放大额度,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从300万元分别提高到500万元。在创业补贴上扩大范围,在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基础上,再给予创业者房租、生活、场地租金等补贴。在创业扶持上加大力度,将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从最高2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二是平台建设再加固。目前全市已打造国家级、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1个,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等各类创业载体13个,其中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返乡创业示范园4个。我们将再打造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争创一批省级、市级创业示范园,对省级、市级创业示范园分别给予60万元、30万元的奖补,不断提升创业平台帮扶水平。

三是人才引进再加力。大力推进创业主体梯队化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一批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到荆门领办或合办科技型企业;持续开展“我选湖北创在荆门”行动,加快实施“才聚荆楚”“万名大学生资智回荆”工程,汇聚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荆门就业创业。全面深化与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市校合作,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企业、项目团队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荆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创业服务再加速。抓好政策兑现服务,推进“一网通办、一事联办”改革,将创业贷款发放从1个月压缩至10天。建强创业导师库和导师团队,开展“导师团基层行”、创客训练营、创业大讲堂等活动,为创业群体“量身定做”创业方案,实现成功一人、带动一批、带活一地。

五是创业活力再加油。大力开展“创在荆门最美人物”宣传活动,举办“创立方”“荆创汇”“宜荆荆恩”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创新创业激情。大力推广创业成果,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赛出荆门影响,打造荆门品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离岗创业,对兼职离岗创业的,切实保障其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各方面的权利。

为提升创业者创业的能力,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创业培训,着力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累计组织创业培训2万余人。今年,我们在全市启动“马兰花”培训计划,进一步扩大创业培训规模,提升创业培训质量。

一是扩大培训对象范围。将培训对象从尚未创业的大学生、进城农民工等扩大到已经创业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

二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针对劳动者不同创业阶段,分别开设“产生你的企业想法”(GYB)、“创办你的企业”(SYB)、“改善你的企业”(IYB)、“扩大你的企业”(EYB)和网络创业等培训课程。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托“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平台,择优选择一批创业培训老师,建立了创业培训师资库。同时,拟从外地引进一家专业化创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合作改进提升荆门创业培训教学水平。

四是提高补贴标准。将创业培训补贴从800元、1200元分别提升至1200元、1500元。

五是加强资金保障。从就业补助资金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安排近1000万元,确保创业者愿意训、安心学、真有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