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的“被服厂”——自力更生的人民军队是“饿不死”“困不死”的

12-12 18:42  

这是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在陕甘宁边区自己开办的“被服厂”做军服的场景。

据资料记载,全面抗战初期,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党政府曾给八路军、新四军发放过一些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1939—1940年,国民党政府减少了供应,直到1940年完全停供。

在转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斗争的初期,不少士兵到了冬天都穿不上棉衣棉裤。在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还发动了大规模“扫荡”,并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叫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

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正如毛泽东说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困难极了!

1939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1939年前,八路军全军共办被服、纺织、制鞋等军工厂79个,拥有军工4600人。

人靠衣装,那时敌人一眼就能辨别出咱们的队伍,因为咱们队伍的军服都是洗得发白、布满补丁,所以就给咱们起了外号“土八路”。先解决温饱!三五九旅在边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同时,先后办起了纺织厂、被服厂、造纸厂、化工厂、制鞋厂等,那时全国的被服厂都是1939年后才快速发展起来的。

1942年9月9日,《解放日报》发表《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的社论,号召各根据地学习三五九旅的经验:陕甘宁边区在1942年渡过了难关,1943年后,物资相对充裕,军服用料甚至能够达到统一了,单衣为“半洋布”,衬衣为“纯洋布”,冬衣为“纯土布”。

1943年12月6日,朱德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军队是武装的工农,可是很久以来,这些工农参加军队后就不从事生产了。我们八路军打破了这个传统。八路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他们过去是工农,他们从领导到战士都一样参加生产,这是惊人的创造。”

依靠自力更生的人民军队是“饿不死”“困不死”的。

(本篇故事部分资料为陕西省档案馆馆藏资料记载,参考文献:《军服史话》《八路军、新四军军服的变迁》)

来源:陕西学习平台

编辑:杜莉

审核:张瑞华

三审:黄韶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