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下的儿童救亡歌剧团

12-14 13:06  

儿童救亡歌剧团全体团员合影

这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拍摄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七月六日。照片中的题字“儿童救亡歌剧团全体团员合影”古朴厚重, 24名少年朝气蓬勃,或坐,或站,帅气洒脱,自信昂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小小年纪的他们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抗日救亡的行列中。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浪潮,各地纷纷成立抗日救亡团队。

1938年春,时任浙江省宁波市宁海观澜小学校长邬荣茸发起组织璜溪口“三八读书社”,组织师生阅读进步书刊。在此基础上,璜溪口小学教师徐孝慰,与当时同为中共宁海地下党员的谢时春齐心携手,组织了宁海北区的“儿童救亡歌剧团”。徐孝慰借用传统曲调编排了越剧唱腔的《亡国恨》、绍剧唱腔的《奴隶魂》、京剧唱腔的《战南苑》和《渔家泪》等抗战歌曲。

这个歌剧团成员均是小学应届毕业生,他们人小志气高,意志强。当时经济十分困难,很多时候连饭也吃不到,即便是食不果腹,他们也坚持到各地四处演出。大家高唱抗战歌曲,编绘抗日漫画,积极书写抗战标语。虽然生活十分艰苦,有时甚至饥肠辘辘,但在演出时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歌剧团激昂的演出,不断鼓舞着人们的奋斗情绪,激励着民众的抗战热情。所到之处,在原本泛着抗战浪花的一个个村庄中激起了强烈的抗战波澜。

儿童救亡歌剧团,犹如一枚红色的火种,燃起宁海全民抗战的熊熊烈火。联谊会、学生会、兄弟会、读书会、时事讨论会、姊妹会等各种群众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一个个地下交通站,就是一个个交通枢纽,成了连接起共产党人热血涌动的大动脉。

宁海的抗日救亡运动呈现出蓬蓬勃勃的景象。在东区,以长街为中心,“抗日话剧团”的抗日宣传,仅在近半年时间里足迹遍布长亭镇81保;1939年,东乡成立青年读书会,在水东一带张贴抗日漫画、墙报;在南区,以亭旁为中心,成立了亭旁暑期服务团,组织引领青年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活动;在西区,桑洲和前童地下党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尤其活跃的当属前童“塔山政治工作队”,其以街头演讲、歌咏队、农民夜校、妇女识字班等形式,积极宣传全国各地的抗日事迹。1940年2月,中共宁海县委员会正式成立,宁海县委领导党员、进步青年和群众更广泛地开展抗日救亡群众运动,极大地鼓舞了宁海全县人民的抗日热情。

抗日烽火下的儿童救亡歌剧团,以其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救亡重担,在中国的土地上浸染了一枚鲜亮的红色印记,为宁海党史增添了一抹光辉的岁月。

来源:浙江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杜莉

审核:张瑞华

三审:郑海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