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民: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干部

12-23 10:36  

沈泽民像

窗外夜色寂静深沉,他面容憔悴、发丝凌乱,在案头艰难地奋笔疾书。这是1933年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临终前给党中央写报告的场景,他将我们党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精神“写”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沈泽民(1900—1933),浙江桐乡人。沈泽民早年就读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他投身反帝爱国运动,参与组建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1920年7月,沈泽民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半工半读,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1年1月,他回国抵达上海。4月,沈泽民经胞兄沈雁冰介绍加入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共早期党员。后他去安徽芜湖中学任教,年底回上海,参与由陈独秀、李达主持的筹建平民女校工作,任英文教员。1922年5月,沈泽民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主持团中央的日常工作。

一年以后,为加强南京党的力量,沈泽民奉调到南京建邺大学任教授。他会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谢远定等人,组织了南京党小组,并建立了直属中央的中共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推动南京人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1924年初,沈泽民任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区委执行委员,并参与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领导工作。1926年春,他作为中国职工代表团的翻译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职工代表大会,会后留莫斯科,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任该校政治经济学教师。1928年6月,沈泽民作为指定及旁听代表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参与大会翻译工作。1930年10月,沈泽民回到上海。1931年1月,沈泽民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4月,沈泽民奉派赴鄂豫皖根据地工作,历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委员、常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鄂豫皖省委书记等职。

1932年6月,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军事“围剿”。10月14日,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在湖北红安以西河口地区的黄柴畈召开会议,决定红军主力转移到京汉路以西外线作战,以调动和歼灭敌人,待机重返苏区,留下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坚持苏区斗争。这时,沈泽民在苏联期间所患肺病复发,不时吐血,同志们劝他随主力到外线,他却回答说:“我是苏区的省委书记,不能离开苏区,我的岗位是和军民一起保卫鄂豫皖苏区,坚持武装斗争。”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沈泽民留在鄂豫皖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1933年11月20日,他因病在湖北省红安县天台山芦花冲逝世。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编辑:杜莉

审核:张瑞华

三审:郑海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