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漳河新区广大党员干部主动下沉包联村(社区)、企业和项目现场,收集问题建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谢玉涛带镇工作人员现场察看:“这个传统的施肥、灌水,需要人工来这里合闸,灌引水,配肥的时候,还要人工来这里用小管子流到里面,又要人工、又要时间。”
虽然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但是漳河新区漳河镇泉洼村泉洼惠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谢玉涛,每天都在合作社基地内忙碌。成立于2016年的泉洼惠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860多亩,年生产商品蔬菜1500吨。通过带动脱贫户入股、就业,每年可为他们每户增加两万元收入。不过,因为设施老旧,合作社的设施蔬菜、水果采摘效益一直提不上去,极大影响了合作社的合发展壮大。
漳河新区漳河镇泉洼村党支部书记 袁天旭:“我们6月初和工作队一起下来走访的过程当中了解到合作社基础大棚设施,樱桃园设施设备这一块比较老化,企业向我们反映问题之后,我们积极的向镇、区、乡村振兴局对接,目前泉富生态采摘项目已经立项。”
之前一直发愁的基地水肥一体化改造以及樱桃园提档升级计划即将得到政府支持,很快就能实现,这让谢玉涛发展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泉洼惠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谢玉涛:“我们这个位置马上改智能化水肥一体,然后还有智能化打药,这个项目改善之后可以大大节约我们的水肥利用率,然后就是在统防统治、病虫害防治的时候精准防控,用手机终端连接。15亩的设施,樱桃园建成后,它可以在我们原有销售的基础上提升两倍的价值,我们可以达到30万的产值。”
这两天,和谢玉涛一样高兴的,还有家住漳河新区双喜街道凤凰城小区居民周玉梅。
双喜街道凤凰城小区住户周玉梅家有了新轮椅:“这是新轮椅,家里又很光滑,这肯定很可以啊……”
因为爱人中风十一年,出门全靠轮椅推行。因为家庭困难,之前,周玉梅家里只有一辆破旧不堪的轮椅。前几天,包联社区干部入户走访时,发现了她家的难处。
漳河新区财政局社区包联干部 刘晓理:“确实很困难,他的轮椅也破损很严重,我们就走访的时候问了些情况,他就跟我们诉说了,有这个要求,想换这个轮椅。”
让周玉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才过去几天时间,包联干部为她送来一辆新的轮椅。
漳河新区双喜街道凤凰城小区住户 周玉梅:“上楼下楼无数次,因为在下楼晚几分钟之后他要上厕所就要上的把厕所上了要下去每天就是上呀下呀,我都不知道要搞多少次。这几天时间就把轮椅送过来了,还是特别感谢。”
据了解,自漳河新区全面启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新区领导班子成员、各地各单位纷纷下沉包联村和项目现场,先后收集问题建议535个,已解决67个、正在解决468个,取得阶段性成效。
(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郭铁 三审:鲁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