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文明创建谱新篇

©原创   10-02 14:00  

近日,荆门市文明办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近年来,荆门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美好环境、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同频共振。

走进掇刀区白庙街道官堰社区的慈孝巷,一幅幅以“二十四孝”故事为原型的彩绘墙色彩明快、饱含寓意。垃圾分类箱、休闲座椅、慈孝亭营造出浓浓的“慈孝文化”氛围。今年102岁的黄玉英老人就住在慈孝巷,四世同堂,家族和睦,日子祥和。

荆门市白庙街道官堰社区百岁老人 黄玉英:我儿子 姑娘都对我好,我儿子也弄,姑娘也弄。儿子不弄姑娘就弄 姑娘不弄就儿子弄给我换了衣裳 去了(菜)园子(回来)给我洗衣裳

荆门市白庙街道官堰社区百岁老人黄玉英的养女婿邹孔元:您现在活到102岁了,要过得幸福 心里愉快。

然而在4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脏乱差的“三无小区”。在文明创建中,官堰社区集思广议,把官堰北巷改名为“慈孝巷”,弘扬上慈下孝的传统美德,昔日的“三无小区” 提高了颜值,变成文明慈孝的和谐社区。创建文明城市,荆门市改造“三无小区”692个,刷黑中心城区背街小巷141条,新增停车位10万多个。

荆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市文明办主任  董玉杰: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整个精神文明创建,始终坚持的就是靠民、为民、惠民,就是用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标尺,来规划工作、检验工作、推动工作

在荆门市文明创建中,党建赋能,发挥了引领作用。“有了急难事,就找红管家”,说的就是以下沉党员为骨干,整合各方社会力量打造的基层治理队伍。在过去,荆门白石坡社区的排污管道老旧,无法及时排水。只要下大雨,雨水就会流进居民家里,附近490户居民深受困扰。

掇刀区掇刀石街道白石坡社区居民董家梅:一下雨 我家里的柜子都淹了我们就向社区和“红管家”反映,

他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居民提出重新铺设排水管道,但社区人少事多,铺设管道又涉及到沿线路面开挖,社区一直难以启动。今年7月,经过包联的区领导、包联单位党员干部、社区网格员等各级“红管家”一同协调,管道改造工程顺利开工,预计下个月就能完工。

荆门市掇刀区白石坡社区党总支书记 居委会主任余良红:“红管家”召集相关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负责人现场协商、现场解决,达成了一致意见

现在,荆门市有18177位这样的“红管家”,建成108个工作室,积极参与社区的疫情防控、纠纷调解、文卫双创等工作。全市注册志愿者66.5万,学雷锋志愿服务站1726个,志愿者注册比例和平均服务时长均位居全省前列。

荆门城市颜值和居民素质得到提升,文明成为一种习惯。龙泉公园员工张光林深有体会,龙泉公园改造后,拆掉的围墙让整个公园更加开放,然而,他们的工作量却不升反降。

荆门市龙泉公园秩序维护人员    张光林:管理的各种机动车,原来以前如果来的话 你要给别人做很多工作

你现在只要你提示这方面的事情。他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这种(风气),文明素质程度很不一样。

荆门市构建党员全参加、村社全覆盖、群众全参与的精神文明创建大格局。市民对精神文明建设满意度在全国测评连续四年在98分以上,2020年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湖北省唯一实现“首创首成”。实现了从一处美到全城美,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的嬗变。

荆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市文明办主任  董玉杰:我们将进一步地狠抓队伍建设,擦亮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的金牌。

打造更加忠诚、更加干净、更能担当的队伍;在精神文明创建上;我们继续坚持靠民惠民为民;不断地提高创建水平,努力建设文明典范城市。

(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王芳    三审:鲁云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