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区渔民到农庄老板,这几年漳河新区漳河镇新建村的王兰英正一步步适应着自身角色的转变,随着新建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她的美丽新生活也逐渐进入快车道。
漳河镇新建村是一个只有500多人口的临河小村落,地处偏远,与当阳市交界。王兰英和爱人张志福是漳河岸边长大的原住民,他们主要靠在漳河捕鱼维持生计。2018年开始,随着新建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村里的变化翻天覆地,游客渐渐多了起来,王兰英有了新的想法。
漳河新区漳河镇新建村村民 王兰英:“平常经常有人来问,这里有没有饭吃,来旅游的人看我们在路边上,是不是搞农庄的,我们说没有搞,后来经常有人来问,我们就说想起来搞个农庄。”
就这样,王兰英一家彻底告别了过去风浪里讨生活的日子。虽然做一顿农家饭对于王兰英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可是把农庄当做今后的主业来经营,王兰英的心里还是没有底。
漳河新区漳河镇新建村村民 王兰英:“我记得好像是五月一号开的业,五月一号,来旅游的人很多,来的客人,我们第一次弄还是觉得很紧张,怕弄得不好,怕被别人说,结果客人吃了,评价还可以。”
王兰英的手艺不错,客人的反馈也很好,渐渐地农庄的生意越来越好,但没过多久夫妇俩又有了新的烦恼。
漳河新区漳河镇新建村村民 张志福:“有些客人来的时候点菜的时候,有些没听说过,我们搞农庄主要是农家菜。”
为了能留住客人,王兰英没事的时候就往同行家里钻,在请教学艺的同时,她还在网上学了一些新菜品,这一来菜品的花样多了,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正当王兰英的农庄生意越做越好时,连续三年新冠疫情反复让农庄的生意受到不小的影响,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她相信生意总会回归正轨。
漳河新区漳河镇新建村村民 王兰英:“没有客人你不能说不搞了,反正客来了,我们就搞。”
夫妇俩的坚持,换来的是满满的回报。王兰英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心头事省了一大半。现在看着越来越美的家乡,夫妇俩对未来的新生活有了更大的憧憬。
漳河新区漳河镇新建村村民 王兰英:“我们村里建设的越来越好,旅游的人也多了,一年比一年的生意好些了,我希望明年更好吧。”
(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郭铁 三审: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