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秧好一半谷”,培秧壮苗是保证水稻稳产、高产的前提。近年来,钟祥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把农业废弃物制成水稻育秧基质片,进行工厂化育秧,让秧苗吃上“营养餐”的同时,也为秸秆综合利用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记者在钟祥官庄湖农场的湖北沃凯克公司生产车间看到,60%的秸秆配上40%的发酵猪粪经配方制浆、成型加工、烘干,就变成了一片片育秧基质片。在集中育秧大棚里,吃上这种“营养餐”后育出来的秧苗一片青绿,长势健壮。
沙洋县曾集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褚文正:基质育秧还是行,各种各样的(基质育秧)我们自已合作社里也试过,它这个(基质)搞得可以,可以大力推广。
据了解,传统水稻育秧介质需要挖取耕层土作为育秧基土,每亩水稻大约消耗基土125斤,育秧过程中存在取土难、病害发生多等问题;育秧基质片这项新技术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成果,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稻壳等废弃物,经过快速腐熟制成的基质片有机质含量丰富,不仅省去了取土、粉碎、拌肥等繁杂工序,而且育出的秧苗根系发达、抗病性更强,秧苗插秧后返青快,分蘖强,每亩水稻可增产10公斤以上。
湖北沃凯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余红波:它一个是比较轻便,比较省工,就是咱不会育秧的农户拿回来,只需要浇上水,播上种就可以育成理想的秧苗。
(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编辑:裴思思 三审:鲁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