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 】 荆门:三年投入10.3亿让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

©原创   05-03 17:17  

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也是最紧迫的民生工程。经过多年建设,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3%以上。今年起至2025年,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让更多地区的群众喝上放心水。

去年十月,在掇刀区团林铺镇政府的政策兜底之下,吃了几十年井水的陈集村村民周于高一家,吃上了自来水。

掇刀区团林铺镇陈集村村民  周于高

“原来我们只有两户,装了开支就很大,隔壁邻居也不在这里住多少,我们就没有装,装了费用又大。(现在)‌‌装了自来水以后,‌‌我们就用的这个自来水,‌‌压力也蛮大,‌‌然后又蛮卫生。”

家住团林铺镇何场小集镇的陈新宽,也是去年才将自来水接入到了家里。过去,何场小集镇一直由小水厂供水,水质饱受诟病,掇刀区专门筹措资金对水厂制水设备和工艺进行全面提升后,水厂水质达到了与城市居民用水同等水平。

“这,这水都是清的,原来都是青色的、灰色的。”

除了水质的变化,最让陈新宽高兴的是,水网改造后,用水缴费比以往更加方便。

掇刀区团林铺镇何场小集镇居民  陈新宽

“这就是我两个月交的水费,‌‌这手机上面一点就行了,‌‌我们现在‌‌再也不用去指定的地方交费了,‌‌水质比原来‌‌好多了‌。”

掇刀区团林铺镇水务管理站站长  官彪

“我们团林铺镇采取项目支持一点,‌‌村集体拿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办法,‌‌总共‌‌是使用农户安装达到12000多户。截止去年年底,我们全镇的入户率达到98%以上‌。”

一边抓供水主管网延伸,一边抓管网进村入户。从2008年掇刀区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延伸各类主、支管网达1000多公里。目前,全区所有行政村主管网覆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98%。

户籍总人口接近57万的沙洋县,农村户籍人口就有将近40万。近年来,沙洋县重点聚焦农村水源分散不稳定、供水工程规模小、水量水质保障程度不高等难题,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了农村群众饮水条件。

“我们这套水处理设备是2022年元旦建成投产的,开始使用,经过我们处理之后,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国家安全饮水的标准,水质合格率一直都在99%左右。”

始建于1987年的沙洋县后港镇自来水厂,初期设计日供水能力500吨,后来经过不断改造升级,在制水工艺不断提升的同时,供水量和供水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水厂日供水能力已经达到16000吨,供水服务1.5万多户,服务人口4.5万人。

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记者  金思雨

“我现在的位置是后港镇乔姆村,过去因为离镇自来水厂较远,乔姆村及周边6个村社区的2000多户村民用水一直不太正常,今年政府筹资60多万元,在乔姆村修建加压站,目前加压站的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沙洋县后港镇自来水厂厂长  吴全锋

“他们在高峰期就反映水量小水压低。加压站建成投运以后,我们整个蛟尾片区这一块的用水问题都可以得到彻底解决。”

截至目前,我市已修建“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43处、“百吨千人”集中供水工程15处、分散供水工程1.35万处,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以上。前不久,我市印发农村供水保障行动方案,计划3年投资10.3亿元,实施项目90处。到2025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以上,小型工程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0%。

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农村供水保障分管负责人   张蕾

“我市制定了《荆门市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化、规模化建设,实施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强化水质监管,搞好供水服务,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芳      三审:尉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