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荆门】 屈家岭:在乡村振兴路上一“鹿”高歌

©原创   05-05 17:33  

60年前,屈家岭管理区在全国率先承担了“北鹿南繁”的科研任务,成立了华中地区最早的规模化专业化养鹿场。60年后的今天,梅花鹿已在屈家岭管理区繁衍壮大,“呦呦鹿鸣”成为乡村美、农民富、产业兴的真实写照。

一大早,湖北晶鹿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鹿场里传出了阵阵鹿鸣声,这群梅花鹿身姿矫健、皮毛光亮,表情呆萌可爱。退休农工文金发就是它们的饲养员,他指着鹿群高兴地说,这是他“退休返聘”的第一份工。

屈家岭管理区何集办事处农工  文金发:“退了休在家里也是闲着,就是出来喂鹿对身体有好处,家里也增加了收入,每个月都是3000多块钱。”

养鹿的饲料就地取材,全部是屈家岭当地的玉米秸秆。农工王建国家里的10多亩地的秸秆成了热销产品。老文在槽内放上用玉米秸秆做的饲料,鹿群们立即跑来美餐一顿。

屈家岭管理区月湖社区梭墩村农工  王建国:“以前就是把这个玉米杆就焚烧了,现在就送给这个养鹿场。他们做饲料这个秸秆一亩地有4000斤左右,可以增收500多块钱。”

湖北晶鹿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长辉:“我们梅花鹿这个养殖了以后,这个高粱秸秆跟玉米秸秆,正好可以变废为宝。”

2020年起,农业农村部发文将梅花鹿划为特种家畜。屈家岭抢抓发展机遇,与吉林长春乾艺生物科技研究院合作,实施产业振兴行动,大力推进鹿产业发展。

湖北晶鹿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长辉:“每年能够达到2000多斤的鹿茸,母鹿产仔能够有100多头,达到现在产值有1000多万元。现在我们下一步,也选择跟一些高等院校进行合作,我们把梅花鹿这个品种优化改良。”

在做好梅花鹿系列产品精深加工的同时,屈家岭积极鼓励企业探索与旅游的结合文章,通过“鹿”品牌带动餐饮、住宿、采摘、电商、乡村旅游等关联产业的发展。梅花鹿采茸文化旅游节以及“五一”小长假期间,屈家岭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89.85万元。

游客  易琴:“我们在大城市是体验不到这里的新鲜的空气,每年都会到带人来这里玩。在那个大城市里面工作压力比较大,来到这里是一个全身心的放松。”

屈家岭管理区白鹿春景区负责人  赵贵香:“(五一期间)大概一天可以达到三四千人,主要第一个就是到动物园跟动物亲近,第二个就现在采摘的季节来了采桑葚,我们最终达到一个目的就是以‘鹿’为特色的文化产业观光康养劳动教育基地。”

截至目前,屈家岭拥有规模养鹿场7家,梅花鹿存栏数6000余头,年产鲜鹿茸1.5万余公斤,梅花鹿副产品加工及鹿系列酒的年产能达150吨,形成了4大类12个品种,实现了梅花鹿全身是宝的开发利用,鹿产业总产值5亿余元。

屈家岭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徐国玉:“我们将围绕梅花鹿全产业链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在‘鹿’上战略,在食、药、健等方面深度开发利用全产业链发展,让我们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全产业链上来,在全产业链上就业增收,力争到2025年,我们的鹿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

(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编辑:魏洁      三审:尉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