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今天我们走进东宝区仙居乡,讲述残疾人朱顺泉自强故事。
今年59岁的朱顺泉,家住东宝区仙居乡柴黄村 。2013年,朱顺泉因遭遇车祸导致左腿残疾,此后无法外出打工,这让本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然而,朱顺泉并未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他始终顽强不息地与命运抗争。2020年,朱顺泉买回了全乡第一架植保无人机,通过从早到晚的摸索自学,他掌握了无人机植保作业的技能,自家50多亩农田病虫害防治轻松完成。此外,他还用无人机帮助附近村民施药,服务面积数百亩。近年来,朱顺泉通过无人机作业、水稻和香菇种植等,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已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还被评为仙居乡残疾人创业典型。
东宝区仙居乡柴黄村村民 朱顺泉
“我今年种了两万多(袋)的香菇,承包别人的田和自己的土地一起有65亩左右,用无人机和旋耕机平时给别人帮忙打工,全年收入可能在15、16万左右。”
朱顺泉在自己发展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带动周边村民进行务工和种植,帮助乡邻实现共同富裕。
东宝区仙居乡柴黄村党支部书记 梅 波
“身残志不残,这几年一直在拼命创业,在我们村里做了非常好的带动效应,包括平时香菇种植都带动了周边的妇女同志进行务工。”
从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如今致富路上的带头人,朱顺泉敢闯敢拼敢“尝鲜”,成为残疾人脱贫致富典型代表。
东宝区仙居乡柴黄村党支部书记 梅 波
“他自己也从产业中也得到了很多实在的创收,下一步准备进行养鸡,搞林下经济,有这方面打算,我们村里也非常有信心的帮助他。”
(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芳 三审: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