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国务院颁布“吸引外资24条”的意见,这也是继“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和“促进民营经济28条”之后,又一项经济刺激政策。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研究员 白明:这二十四条的支持外资的政策,更主要的是要立足于我们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是不会关闭的,只会越开越大,还应该越开越好。
这是一款生态包装产品,其瓦楞纸板托盒由100%可回收材料制成,搭配拉伸膜包装设备。与很多不可降解、不可回收的传统塑料包装相比,这样的包装盒可将塑料消耗量降低85%。
莫迪维克中国包装事业部经理 卢卫:比如说肉,肉的话它需要具有很好的保质期,除了温度、微生物控制以外,尤其是阻氧性、阻水性这种要求都非常高,这其实很难通过一种材料来实现。最难的是既要环保,又把功能性做到很好,既要环保、又要功能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就是我用更薄的塑料功能层,但是我托盒基材用纸塑,那纸塑的盒我可以大量节省塑料材料。我们最核心的技术,把纸这种不具备功能性的东西和这种膜,这种具有功能性的东西,两者结合在一起。
2018年欧盟宣布实施塑料战略,提升塑料循环的经济性和质量;两年后,我国宣布目标,至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建立封闭循环以便重复利用不同包装材料,并更大程度减少塑料垃圾及遏制资源浪费是大势所趋,可持续性、品牌和企业的价值驱动,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影响越来越大。
莫迪维克中国包装事业部经理 卢卫:我用完这个包装以后,可以把下面的底膜跟下面的基材实行纸塑分离,分离后的纸塑,就可以作为环保材料自然降解,剩下的薄膜部分可以作为干垃圾回收去发电。
德国人李延思所在的公司莫迪维克,早在2008年便布局中国,致力于为食品、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定制化包装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他们在为客户提供包装方案时,考究材料、设备的循环利用,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尽量减少包材、水和能源的消耗量。2018年他们租地建立太仓工厂,他们希望未来与中国建立更深的合作。
莫迪维克大中华区总经理 李延思:中国的客户需求也速度比较快,所以我们一定要在中国投入工厂。这个是肯定的,而且我觉得我们在中国,可以研发更多完全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就是“在中国,为中国”,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大自信,所以我们肯定会在中国投入另外一个工厂,自己买地建厂。
莫迪维克中国包装事业部经理 卢卫:在中国的环保包装,还处于起步的前夜,这还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市场。我们希望把先进的技术带入中国来,通过开创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通过产业链一起带动这个行业做产品。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研究员 白明:2013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张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现在这个负面清单越缩越短,就意味着法无禁止皆可为。我们允许外资进入中国的范围越来越大,其中有很大的比例的项目,都是高科技项目,因为中国现在强调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初期,外商更多是看重中国的这种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现在外商更看重中国的市场、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国的产业分工的体系。国内的合作伙伴并不是说只有钱就行了,你也要有你自己的技术强项,你自己的营销渠道。
事实上,李延思已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充满期待,在“吸引外资24条”的意见中,不仅强调要“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还有“提高投资运营便利化水平”表达。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研究员 白明:一方面从国民待遇的角度讲,外资来了,需要你平等对待,这样他才能够有归属感、认同感。他们最关心的是平等竞争,比如说参与招投标。还有一个方面,这就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得强迫外资企业去转让技术。再有在生活上的便利度,人员流动便利化,在这个领域也是一个作为投资便利化的重要支撑。你给他解决这个问题,那我相信很多的境外的员工,外资企业的境外员工,都愿意来中国工作。
本周,这辆城市公开道路示范运行的自动驾驶巴士,亮相安徽合肥的大众汽车园区。这辆可以乘坐九人的小巴里,乘客都是企业的员工,而驾驶位置上坐着的,并非传统意义的司机,只是预备突发状况的安全员。依靠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这辆车可以有效扫描识别周围障碍物,自主感应前方道路信息,实现自动驾驶。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物流规划工程师 丁梦楠:我们一共配备了四个摄像头,能够通过视觉识别路上的行人、车辆、红绿灯,我们还为车辆配备了六个激光雷达,是用于扫描车辆周围的障碍物以及探测、距离感知。车辆还配备了一个厘米级别精度的车道定位的芯片,在我们驾驶过程中实现车辆厘米级别定位的行驶。
这辆新能源巴士续航里程150公里,往返于企业的工厂和研发中心之间,路线全长10公里。而这条自动驾驶巴士线路的研发和落地,是在合肥市政府的牵头下,由大众安徽这家外商投资企业和合肥本地企业合作完成。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葛皖镝:它是L4级自动驾驶巴士,该项目是我们与中国当地合作伙伴及当地政府共同开发的,我们对此项目成果深感自豪。这个项目在安徽省尚属首例,也是中国首批应用实例。我们与合肥市政府的合作成果颇丰、非常密切。我们有共同的愿景、共享资源、在人才、投资和创新方面通力合作,我身后就是合作的证明。
帮助企业实现在中国的本土化研发、生产和销售,是葛皖镝一直以来的愿望。他来合肥已经两年多的时间,这期间,大众安徽组建成型,这也是这家老牌汽车企业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之外的第三家合资公司。因为面向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因此选择了具备新能源产业链优势的安徽。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葛皖镝:我的中文名字是葛皖镝。我非常喜欢葛皖镝这个名字,因为它和安徽紧密相关,这个名字听起来也很像安徽。中国汽车市场的电动化非常迅速,中国和大众汽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我们希望在电动汽车时代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我们将深化“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希望按照相应的速度满足中国客户的真实诉求,这样才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安徽省商务厅外商投资管理处处长 张锐:合肥具有完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因为现在有几千家的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厂已经在合肥落户了,包括一些国内的知名的汽车厂商。因为在合肥已经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集群,所以说我觉得对于大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落户安徽应该有很大的优势和吸引力。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后,首批正式量产的新能源汽车预计将在今年年底面世。不过,仅仅实现本土化生产还远远不够,今年5月,大众汽车计划投资10亿欧元的科技研发中心同样落户合肥,这个汇集研发、创新及采购的中心,将是这家企业除德国沃尔夫斯堡外最大的研发基地。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葛皖镝:我们想在此建立的研发中心,预计将有超过2000名研发人员在此从事新产品的研发。它将会是我们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通过建立类似于德国总部的研发中心,我们新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周期将缩短约30%,这样才能满足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
研发和创新,是产业链发展的灵魂所在。研发中心的建立不仅直接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机会,而且弥补了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产业链生态体系的完善,各类上下游企业、项目和人才也会随之而来。
安徽省商务厅外商投资管理处处长 张锐:应该说这对安徽打造新能源产业链的生态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目前大众安徽已与超过1500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超过20家参与了新能源汽车制造的关键供应商,都位于合肥。通过建立了包括生产、研发、测试、市场销售,与客户服务这一条完整的价值链,大众已经成为合肥新能源汽车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资企业建立的研发中心,因为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以及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近年来越发受到重视。在本周国务院出台的吸引外资24条举措中,第一条就提出支持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在专家看来,外资企业先后经历了在中国卖产品、在中国制造产品两个阶段,如今已经走向在中国创造产品的阶段,这体现着利用外资的水平有着“质”的提升。
今年3月,才与青岛市高新区签署4.5亿美元的新生产基地投资合作协议。仅五个月后,8月14日周一,外商阿斯利康进一步增加投资2.5亿美元。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副主任 王震:当时他们要求我们在空间上适当留有余地,我们从时间的角度上没想到会这么快,这说明这个跨国药企对我们整个中国的投资环境、对于整个中国市场特别有信心。
阿斯利康是全球十大生物制药企业之一,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专注中国患者需求最迫切的,包括肿瘤、心血管、肾脏、代谢、罕见病等治疗领域,已将近40种创新药物带到中国。此次追加投资,增加添了罐装生产能力和新的吸入气雾剂包装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不仅能扩大生产供应基地的产能,还会为当地的医疗健康产业带来发展活力。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 王磊:我们非常看重跟山东青岛的合作,首先山东是我们北方重要的一个省份,人口上超过欧洲很多主要的国家,是一个巨大的医药市场,有很多领先的医药企业都坐落在山东。另外山东和青岛对罕见病患者也是有非常多支持,全方位专业的政府职能部门和我们展开全方位的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吸引投资的合作,而且是一个长期产业的合作。
从3月25日签订投资协议,到6月20日完成土地竞买,再到7月20日正式启动规划设计方案公示,项目创下了青岛高新区外资企业,从拿地到规划方案公示仅30天的纪录。王震分管投资促进工作,参与了项目从多轮、多城市间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过程。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副主任 王震:主要是优化营商环境,从软和硬的方面进行大幅度提升,来吸引更多这些领域的企业落户。给阿斯利康首先是量身定做一套落地的支持方案,既包括政策方面的支持,也包括人才来了以后在教育、医疗、商贸、交通配套越来越完善,可以说它是填补了整个山东省原来一直没有跨国的药企,在鲁设立工厂或者研发中心这么一个空白。
就在8月13日发布的《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中提到:“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快生物医药领域外商投资项目落地投产”;并且“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此次青岛能够吸引跨国医疗医药龙头企业的投资与加码,除了自身巨大的发展潜力,支持区内该产业发展外,还有积极的招商引资策略,优越的营商环境。
清晨六点,生物医药招商组赶往烟台追着外企高管谈项目;同一时间,高端制造招商组已赶到新碶街道,与企业经理见面,对接投资政策。一刻不停跑,是宁波北仑投促局工作人员上半年的常态。由此,北仑招引了29个重点外资项目,“老朋友”也再次加码投资。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投资推介科副科长 许涛:因为企业现在也很难,我们觉得电话里可能解释得不是很清楚。那我们上门跟他说,需要找到哪些部门,需要怎样去申请,有哪些门槛,会给他讲比较细致。反映一些遇到的问题,那我们肯定是竭尽所能帮它去解决。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贺红燕: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一些国外的企业,希望能够在土地,包括一些能耗、指标等各方面,能够加快落地。他们也坚定信心,看好中国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对中国都抱有很大的信心。
而在广州海珠区,投促部门从服务官升级到合伙人。从原来的为企业提供服务、提供政策,逐步为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生产发展的需求,为其寻求订单,谋求共同发展。此外,还为前来的外籍人才,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广州市海珠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陈文彧:服务方面其实这几年,我们主要是通过人才的子女教育,包括人才的医疗、人才公寓等等方面,为我们的企业提供好的优质的服务。
8月18日,商务部发布数据:今年前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8406家,增长34%,显示出外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增强。而《意见》中也提到“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出台配套举措,增强政策协同效应”。未来如何因地制宜引外资,专家表示,各地方可从培养新型优势支柱产业,深化改革开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方面下功夫。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研究员 白明:中国这几年,不断地提升营商环境。地方我觉得在招商引资上,要突出它的指向性,那么对于来中国投资的企业来说,也增加它的方向感。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的产业优势、发展的生态、配套体系,重点吸引你需要的项目,每个地方要强调自己的优势。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琳达
二审:杜莉
三审:黄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