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建市40周年·蝶变东宝丨写好民生答卷 托举“稳稳的幸福”

09-30 22:58  

聚焦群众关切,增进民生福祉。荆门建市40年以来,东宝区正以一份份厚重而温暖的答卷,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为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

社会救助从“兜住底”到“兜牢底”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近年来,东宝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失有所助。加强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监督、指导,探索“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社会救助服务。全面落实“先行救助、分级审批”和“一事一议、一案一策”等政策,对于急难型临时救助,不开展信息核对、不开展民主评议,取消了临时救助户口限制,简化优化审核审批程序。农村低保标准从2012年的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2023年的每人每月610元;城镇低保标准从2012年的每人每月360元提高到2023年的每人每月800元,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走出生活困境。全区常态化社会救助5000余人,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5560余万元,为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从养儿防老到老有所养

东宝区第三福利院改造前

东宝区第一福利院改造后

“养儿防老是我们这一代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是没想到我现在和老伴两人完全跳出老观念,生活也非常幸福。”年近70岁的李大爷说。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和家庭未来可期。东宝区民政局大力探索“驿站+居家”模式。建设城乡养老服务驿站54个、幸福里食堂13个,构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养老助餐服务网,形成了“十五分钟”养老圈。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340户,打破了养老院的“围墙”,把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送到老人家里。探索“公办+民营”模式。为了盘活闲置资源,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完成子陵铺、牌楼、石桥驿3所农村福利院县级直管及运营方式改革,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质量。探索“养老+社工”模式。依托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8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加强“养老+社工+康护+志愿者”管理,引入专业社工重点为孤寡老人、农村留守老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人员开展定期探访、情感抚慰、家庭增能和社会融入等服务。

从城中老社区到新型综合社区

凤台社区改造前

凤台社区改造后

从面积窄小的社区到办公开阔的新型综合社区,从偏僻拥挤的办公位置到热闹繁华的便民服务厅,从单一的社区功能实现了智慧化社区。东宝区从2016年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工作,2018年开展新型综合社区创建,在完善公共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基础上,打造“一社一品、一居一特”,形成了“我家浏河”“书香白云楼”“历史南门”“红色南台”“品质天鹅池”等特色品牌。通过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五社联动”、议事协商等试点工作,社区治理模式不断创新,江湾村议事协商被纳入全国试点,东宝区石桥驿镇象河村村民委员会被表彰为“百佳村民委员会”,东宝山社区被表彰为“百佳社区委员会”。

增进民生福祉没有终点。东宝区将始终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将会更加精彩。( 通讯员 王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