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农场:加快推进“中国农谷”核心区高质量发展

©原创   10-24 09:57  

五三农场是赓续5300年“屈家岭文化”的农耕圣地,前身是李先念同志1953年奠基创办的全省最大国营农场,是省级战略“中国农谷”的核心区。近年来,在荆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五三农场抢抓“中国农谷”建设机遇,以“农”为根、勤耕不辍,以“文”铸魂、创新创造,持之以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先后获评中国农业公园、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国家农业科技园、十佳特色田园综合体等“国字号”,屈家岭遗址成功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首创首成,已经建设成为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产业升级激发新动能

五三农场充分发挥20余万亩国有农用土地便于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独特优势,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实施“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企业、打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工程,加速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争当建设农业强省主力军。

目前建成高标准农田16万亩,土地流转率达60%,实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7%。建成中国农谷院士村,与傅廷栋、曹文宣等11名院士专家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共建8个试验示范基地。北斗导航系统、5G等新技术在设施农业、无人飞防、农机管理、精准播种收割等农业生产全过程普遍应用,产加销各环节专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区域全覆盖;农机跨区作业成为全省品牌。

持续聚焦“农业+文旅”主导产业,围绕黄桃、蔬菜、梅花鹿三大特色,推进标准化原料基地和精细化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市级以上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42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建成优质农产品加工业原料基地10万亩。引进田野股份、宝得瑞、聚汇农业等龙头企业,落地宝得瑞健康食品产业园、农谷世界科技体验园、荆品农场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打造了4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初步建成30亿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成功举办“TAO”文化节、采茸节、箭舞中华·全国射箭比赛等各类大型活动,“一箭钟情”“一‘鹿’有你”品牌持续叫响。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长江谷文明”登陆央视,五三农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节节攀升。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五三农场不断优化城乡发展格局,按照“宜居城镇、生态城镇”的定位,致力于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形象,改善镇村面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近年来,五三农场实施了房产开发、棚户区改造、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乡镇污水治理等各类住房保障、城乡建设重点项目、重点民生工程。建成天门河流域五三农场段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工程、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片区环境综合治理、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汉北河治理、高虎泵站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农谷大道、北外环路、环太子山旅游公路、长滩生态循环路等重要交通道路,建成屈家岭公路养护(应急)中心。生活垃圾处理率稳定达到95%,全场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扫干净、全覆盖、无害化要求。实施城区建设路、五三大道、农谷风情街等主要路段和区域的亮化美化工程及道路拓宽、风貌改造、集中建房、市场整治、绿化提质“五大工程”,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创成省级文明村3个、省级生态村29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

民生事业共享新成果

五三农场积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障民生发展,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养老保险信息平台纳入省级统一经办平台,农业职工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计发实现并轨,社会保险系统全面升级,业务经办实现“跨省通办”,社会保障措施更加有力。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教育软硬件水平显著提升,屈家岭第一初级中学、实验小学达到省级信息化标准化建设要求,积极开展教联体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老年大学、文化和体育中心、体育主题公园等,居民文化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建立了荆门市中医医院、荆门五三医院及各基层医疗机构组成的三级紧密医联体,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建立便捷转诊通道,控制区外转诊比例,实现区域内就诊率90%以上。聚力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能力,实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1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取得新成效

五三农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青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好山好水好生态成为五三农场最美的颜值、最大福祉。

开展生活污水收治处理,建成10000吨/日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建成雨污主支管网104公里,率先实现城区、集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三个全覆盖”;新建改建农村户厕、公厕5000余座,农村卫厕普及率达95%以上。关停、改造畜禽养殖场179家,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3%。完成汉北河、司马河五三农场段综合整治,地表水质大幅提升。

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率达98%,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实现全覆盖。新建300万吨金城建材机制砂石基地,完成机制砂石产能整合,按照环保B级绩效建设,实现超低排放。关闭5家建筑石料矿山和6家石灰窑,土制石灰窑关停率达100%。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全面启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持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20万亩耕地全部为无污染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建设国家级五三高中气候智慧学校和省级季河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长期稳居全市第一,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生态村获评率100%,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赋能新发展

五三农场始终肩负着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使命,以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

改革开放后,五三农场顺势而为,探索并走出了“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被誉为荆楚大地上的“农垦明珠”。上世纪90年代,五三农场经济社会发展陷入低谷,遂进行了属地改革、税费改革、职工社保改革等一系列改革。

2001年屈家岭管理区作为荆门市派出机构成立,改革形成了管理区与五三农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机制,2007年因改革创新的良好成效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垦系统100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编制示范区规划中,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农谷”的战略构想,并进行了探索实践。2012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中国农谷”为“省级战略、荆门实施”,五三农场开启了着力建设“中国农谷”核心区之路。

2014年,五三农场提出国有农场市场化发展思路,率先开展农场企业化改革,湖北农谷实业集团就此成立,走出了一条土地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2018年五三农场深化农垦办社会职能改革,改革典型经验荣登新华社财经网。2019年深入推进农场企业化改革,成立了湖北五三农场集团公司。

同时,五三农场稳妥有序完成机构改,群团改革,放管服改革等。创造性打造“支部领路、头雁领跑、人才领创、党员领先、实事领办”的“岭上红”基层党建品牌,全市唯一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服务+监管”项目)落地屈家岭。五三农场始终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进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五三农场广大干部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勇担使命、奋勇争先,聚力谱写“中国农谷”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屈家岭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姗姗

一审:张华伟

二审:梁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