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自古以来便是歌舞之乡,这里的人们能歌善舞,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山歌、小曲、锣鼓,还有那些老手艺,如珍珠般熠熠生辉。然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却曾经一度蒙尘,隐匿于大山深处。
百姓故事,专家视角。由湖北省社科联、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联手长江云推出的系列理论故事节目《是这个理》第90期:大山拾“宝”人。这些散落在大山深处的“珍宝”,究竟是谁在保护传承、又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模样呢?让我们跟随武汉商学院教师吴桐一起去寻找答案。
非遗瑰宝遇困:郁香山花待传承
今年56岁的覃远歆是土生土长的五峰人,也是五峰县文化馆副馆长、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多年来一直在学校教书,对当地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老覃调到了县文化馆工作。老覃介绍说,五峰南曲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刚调入文化馆工作时,就经常与南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陆先模打交道。
58岁的陆先模是地道的农民,最初接触南曲的时候才十几岁,当时爱好音乐的他,只觉得跟着师傅学习的时候曲子好听,并不知道这叫什么。后来的老陆成家立业,为了养家糊口,南曲逐渐淡出了他的生活圈。当初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时,全县能够自弹自唱南曲的艺人只剩下陆先模一人,这让老覃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这种小众艺术,传承民间艺术瑰宝,通过多次的走访民间艺人,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来越大。
2012年,老覃的单位来了名新同事高羽,是县歌舞团的演员,擅长乐理乐器,这下可让老覃觉得捡到了宝。他的加入,使南曲的传承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之前,高羽在五峰歌舞剧团里拉大提琴,来到非遗保护中心后接触到南曲,并开始学习南曲。后来,他在保护南曲的工作中爱上南曲而一发不可收拾。他通过深入山野林间做田野调查、采访老艺人、到处搜求各种资料,整理出了《南曲语音》《五峰南曲资料集》《南曲新声》等多本著作。高羽除了整理流传民间的古老曲牌,也深入研究更适合现代唱法的唱腔。
高羽负责专业编曲,老覃则用自己擅长的笔,撰写新的南曲文词,两人合作创作出了《云上五峰》《鱼王泪》《茶乡春早》《老罗还乡》等新编南曲曲目,这些曲目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是,面对艺人减少的现状,老覃觉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非遗传承破冰:探索新路育人才
过去,南曲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师父带徒弟的模式,难以广泛传播。为了打破这一困境,老覃举办了全县范围内的南曲培训班,乡镇文化站的骨干、乡镇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和南曲爱好者等近百人报名参加了第一届培训班,但让老覃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培训虽然很热闹,却并不成功,像是走了个过场。由于培训班能用于弹奏南曲的三弦琴仅有几把,不能满足学员们边弹边唱的学习条件,导致学员们学习热情逐渐减退,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有了这次失败的经历,老覃痛定思痛,开始思考有没有其他更好的传承模式。既然学习南曲最大的难点在三弦,那就缩小规模来培训,他于是想到了小班化、沙龙化的培训模式。通过半年到一年的沙龙化培训,只要能自弹自唱两首传统曲目的学员,县文化馆都会给他们颁发结业证书,并赠送一把三弦琴。
经过覃馆长和非遗保护中心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十多年来,五峰先后举办了20多期社区南曲传承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200多人。从来没有任何乐理基础的张凤兰,2018年来到老年大学学习南曲,已经学习了5年,对南曲的喜爱之情越来越深。像张凤兰这样来老年大学学习南曲的人数,每年有30多人。2022年,南曲传习所在老年大学挂牌,这里是继社区之后涵养南曲新人的摇篮,涌现出一批女子南曲弹唱爱好者。像老覃这样身处一线的非遗保护工作者,根据南曲本身的特点,探索出了与之匹配的社区传承模式,使得南曲在五峰真正避免了艺人枯竭、传承者消亡的危险,又开始呈现枯木逢春的态势。
非遗保护焕新:文旅融合绘盛景
与南曲同样是非遗项目的土家打溜子,正通过另一种模式进行传承。郑兵是仁和坪镇文化站站长,在文化站工作了32年,土家打溜子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后,他便开始考虑如何传承的问题。他决定在小学生中组建一个打溜子乐班,聘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简伯元为指导老师,每周在镇文化站培训。5年后,简伯元带着4个孩子随县民族歌舞剧团进京,在中央民族剧院演出,打溜子这个只在民间流传的“大山里的交响乐”,终于走出了大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努力,郑兵渐渐摸到了属于打溜子的传承模式:校园传承。新一代的国家级代表传承人王德方也从老一辈人手中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每周二到中小学进行教学,学习打溜子的少年传人也越来越多。1985年出生的李剪东,现在已经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了,在他的影响下,女儿也开始在学校学习打溜子。仁和坪镇摸索出的打溜子校园传承模式,也在全县范围内被复制推广,从2020年开始,五峰县幸福小学累计培训了近百名学生学习打溜子,学生们不仅可以从打溜子中获得快乐,也提升了综合素质。
南曲和打溜子的舞台不再局限于红白喜事,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这些山间珍宝,也被更多的人看见。五峰县也为非遗项目积极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的舞台,南曲传承人陆先模和他的徒弟长期驻扎柴埠溪景区,为游客提供项目展演服务,生活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五峰南曲、打溜子等非遗文化,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璀璨“珍珠”,正被覃远歆等一大批勤劳质朴的基层非遗保护工作者和传承人一点点拾起,成为群众的精神食粮。
来源:长江云新闻
编辑:孙弋雯
二审:李琳达
三审:黄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