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荆门东宝建设江汉平原“五化”同步发展先行区

03-30 08:25   云山荆门  

 

《湖北日报》 3月30日 8版 原文如下:

图为东宝城区俯瞰

图为骏骞光电

图为凯利禾香板

图为华能集团

图为电子信息产业园

图为智能家居馆

图为稳健公司

荆门东宝,因隋朝所建东山宝塔而得名。宝塔建成后,时为长林县的荆门古城熠熠生辉,从此荆门民间便有了“立了东山塔,长林生头角”的谚语。

东宝地处荆山余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带上。据《史记》记载,荆山地区原为楚蛮之地,楚先王熊绎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带领百姓开山辟路、拓疆立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如今,秉承先辈艰苦创业的传统,东宝人民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勇立潮头。“十三五”开局之年,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确定了“建设江汉平原‘五化’同步发展先行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争先进位”的战略定位,并把推进“一核两城三镇四带”工程建设作为衔接一二三产业,推动城区、带动郊区山区发展的主抓手,转方式调结构,县域经济总量不断做大。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保持了“高于全省平均、走在全市前列”的态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3年位列全省一类县市区第7名。

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巩固中心城区核心地位

荆门素有“荆楚门户”之说,这个“门户”就是现在的东宝老城区。自公元805年(唐贞元21年)设置荆门县以来,东宝老城区一直是荆门政治、经济、军事、商业和文化中心。

随着荆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格局逐步南移。老城区何去何从?是否会被“边缘化”?成为摆在老城区人面前的一道课题。

近些年来,东宝区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连片开发”的思路,采取“退二进三”、“退城进郊”等土地置换办法,调整老城区用地结构,减少工业企业比重,提高服务业用地比重。通过老城区改造,先后建成西山林语、长龙·中央公园、锦绣·紫荆城、中胜·城市100等50多个高档住宅小区。今年,东宝区又将文化宫、浏河湾、读书台等5大片区纳入改造范围,总投资达到20多亿元。

老城区改造带来了新的商业形态。过去,东方百货、金城大厦、中商百货3家企业在东宝商贸业中呈现“三足鼎立”之势。随着老城区地产业快速发展,月新广场、金象广场、华铭广场、白云广场、银河广场、荆楚文化广场、麒麟·万华城、公园3326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建成,集商业、酒店、公寓、广场于一体,配有大型超市、时尚百货、特色餐饮、主题体验馆、电影院、KTV等丰富业态,带来了现代商贸流通经营模式,东宝商贸业获得极大提升。2016年,现代服务业对东宝区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54.9%。

同时,东宝区还借荆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契机,开展“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小餐饮整治、小公共场所整治、背街小巷整治、三无小区规范整治”等五项攻坚活动,采取引进“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网格指导、社区监督”的多元化方法,探索解决三无小区、背街小巷管理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功能形象。

如今的东宝老城区,以白云、长宁、象山大道为轴线,高楼林立、错落有致,华灯齐放、美轮美奂,形成了浓郁的现代化气息与灿烂历史文化相辉映的新城区,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中心城区核心地位。

培育三大主导产业 构建经济新增长极

东宝区牢牢把握“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的发展理念,着力培育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电子信息、畜产品加工三个产业园,打造全国绿色建材和装备式建筑产业化基地、江汉平原电子产业基地,构建经济新增长极。

在招商引资上,围绕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电子信息、畜产品加工产业制定招商地图,锁定重点区域进行产业项目引进,建立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电子信息、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项目库。2016年,引进了26家绿色建材企业、31家电子信息企业入驻产业园区。

在产业培育上,聚焦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电子信息、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绿色建材产业大力引进板材精加工、板式家具、智能家具等产业链项目;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引进光纤通讯研发生产、电子元器件制造、电路板、手机电子、新能源电池、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项目,加快形成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力争纳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在投资融资上,实行政府投资重资产、企业投资轻资产。先后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9.1亿元,建成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电子信息两大重资产园区,标准厂房81栋、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企业入驻率达到92%。在重资产建设的带动下,2016年签约工业项目65个,计划投资总额246亿元,形成了“建设一个重资产、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格局。目前,在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投资5.3亿元的宝源OSB精木板、投资5亿元的凯利禾香板、投资5亿元的亚飞新材料、总投资5亿元的三木木塑、投资32亿元的万华生态板业、投资5亿元的亚丹生态家居、投资10亿元的诗尼曼家居项目等一批投资额度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家具(居)项目开工建设。2017年,投资11亿元的龙焱科技等14个龙头项目相继落户东宝。产业城已入驻企业41家,一个集基材生产——板材精加工——绿色环保板式家具生产——智能家具、互联网+家居的绿色家居全产业链已在东宝形成。

在电子信息产业园,引进投资10亿元的伟德线路板、投资8亿元的恒生源电子等龙头企业,与前期投产的骏骞光电、天瓷电子、远帆科技等22家电子企业和即将入驻的24家电子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条,龙头引领、产业集聚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东宝区通过培育新兴主导产业,跳出了“膏煤磷”等单一发展资源型经济桎梏,产业结构呈现出磷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与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电子信息、畜产品加工产业比翼齐飞的新格局,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调整为5.7:47.3:47,培育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家、亿元以上企业71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拥有新洋丰、凯龙化工2家上市企业和“洋丰”、“宝源”2个中国驰名商标。

发挥乡镇产业生态优势 推动镇域经济协调发展

东宝区城区、郊区和山区层次分明,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东宝区发挥三个工业重镇和三个山区乡镇产业基础和生态优势,统筹推进郊区和山区乡镇发展,走出了“以工促农、以游带农、以绿强农”发展路径。

三个工业重镇坚持差异化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重镇”经济。石桥驿镇形成了以新洋丰肥业为代表的磷化产业;子陵铺镇形成以葛洲坝荆门水泥、宝源木业为代表的建筑建材产业;牌楼镇形成了稳健医疗为代表的纺织产业、以华能荆门热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及以一马光彩大市场、鄂中循环经济城、荆门传化公路港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工业重镇快速发展给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更多的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生活,不少农民在家门口当起“蓝领”。统计表明,全区有农村劳动力9.7万人,辖区内300余家工业企业吸纳约3万农民在当地二、三产业就业。

东宝区素有“鄂中明珠,生态东宝”的美誉,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7.9%,位居全省市辖区之首。仙居、栗溪、马河3个山区乡镇则发挥“青山、绿水、蓝天”三大生态屏障优势,围绕打造湖北生态旅游名镇,合力建设荆襄古道文化旅游走廊。随着乡村休闲体验式旅游的逐渐形成,带动了山区乡镇农副产品销售。同时,山区乡镇还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香菇、有机稻、油茶、无公害蔬菜种植和肉羊、野猪、土鸡、蜜蜂养殖等主导产业,已建成全省最大的香菇出口和无公害肉羊养殖基地,“山缘”香菇、“古碾香”石碾米、“栗溪”香熏肉、“仙居红”麦酱系列产品等56个品牌已经通过农业部“三品”认证,东宝区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绿色农业所创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44.7%。

东宝区镇域经济的崛起,促进了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变了乡镇经济“腿短”的状况,全区6个乡镇中3个工业重镇财政收入均过亿元。

坚持“五化”同步发展 加快“城乡一体”进程

“小城区、大农村”的区情,使得东宝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难以同步发展。

如何走出“五化”同步发展之路?突围,落子“四带”建设。这个“四带”,呈扇形分布在东宝老城区北面、东面,在100平方公里区域内,布局现代物流、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和生态休闲旅游四大功能区。

东面,着力对接城市向东发展新动向,开辟产城发展新战场,打造东宝大道现代物流产业带、荆钟“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带,规划引领产业和城市向东布局发展。

在东宝大道现代物流产业带上,着力打造物联网小镇、江汉平原现代物流枢纽。以杨家桥为中心的建材家居专业市场集群,以彭墩现代农业物流园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电商物流基地,以鄂中循环经济城为中心的仓储基地,以传化荆门公路港为中心的货物中转运输基地等四大产业板块快速推进。传化荆门公路港建成运营后,日发布货运信息将占鄂中地区信息总量的85%以上,可整合运输车辆10万辆以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成为鄂中区域性公路港物流枢纽。

在荆钟“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带上,建设长寿小镇,打造集湖北特色美食、楚韵民俗民风、长寿食品、农耕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为一体大型综合体;依托彭墩集团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中国农谷国际会展中心、彭墩农业物流园、智慧农业示范园、铁皮石斛产业园、都市农业体验园、万亩高标准农田和稻鸭共育等重点项目,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规模经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北面,对接产城融合发展新理念,突出北城区城市功能提档升级,打造长宁大道—北三环产城融合示范带;对接统筹城乡发展新要求,建设圣境山—山区乡镇快速通道,打造圣境山—山区生态休闲旅游带,促进山区乡镇和中心城区融合互动。

在长宁大道—北三环产城融合示范带上,全面提升新城品位。随着产业快速集聚、人口大量集中,东宝区先后投资30多亿元,完善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五纵六横”道路骨架基本拉开,核心区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绿化、网络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五馆一中心”动工建设,众创空间、政务中心、金融中心和昊天山水城、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东宝公安办案中心、东宝公园(一期)、德艺学校以及新安花苑、张家湾、长岗等新型万人社区等相继建成,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在圣境山—山区生态休闲旅游带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城北—山区快速通道,着力打造圣境山—栗溪—马河—仙居生态休闲旅游带,使之成为“荆门后花园”。目前,仙居河、象河、钱河分别入选国家、省级湿地公园,集观花采风、自然体验、休闲度假、拓展运动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圣境花谷风景区已建成,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青林寨关公园风景区、香炉溪风景区已形成雏形,插旗山旅游风景区正在建设之中。

四大产业带人气升腾,产业、人口加速集聚,正成为东宝区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策划:荆门市东宝区委宣传部

责编:夏小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