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永隆村,打洋工创汇2000万

07-17 11:17   云上荆门  

钟祥市东桥镇永隆村,人口只有1150人,却是钟祥有名的“打洋工村”。该村200多人先后赴日本农业研修,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外出打洋工,累计创汇折合人民币2000多万元,人均年创汇10万元,从有名的贫困村跃为富裕村。“打洋工不仅收入高,让村民富裕起来,更重要的是学到外国的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永隆村的乡村振兴添柴加薪。”永隆村支书施祯忠说。

国外种田开眼界

地处丘陵地带的永隆村,以前村里人的主要收入靠传统种水稻、玉米,人均收入2000多元。2000年,一个偶然机会,从本村走出去的湖北润德外经公司负责人李卫为乡亲们提供一条信息:日本九州、北海道等多地招收中国农业研修生,男女不限,要求30岁以内,无犯罪记录,年薪8万元以上,是国内工资的10多倍。

刚开始,村里壮劳力多数在犹豫。出这么远的门,异国他乡的,人身安全咋保障?真能赚这多钱?“赚不来钱,当是出国旅游了。”熊明祥、张超和王礼辉3个小伙子第一批报名,跨洋到日本茨城县常总农协研修。一年后,3人从日本归来,每人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令村民羡慕不已。第二年,永隆村报名出国研修的年轻人增至30多人。“所谓农业研修生,就是帮当地农场主打工,劳动强度不大,但能学到很多农业新知识。”施祯忠于2005年也赴日本研修,他连连感叹:“大开眼界!”比如同样是土地,日本人先不种地,而是在土壤里埋贝壳、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了几年后,才开始种水稻、蔬菜。

在日本熊本县研修两年的施祯忠说:“日本农业种植采取精耕细作的方式,不追求产量。比如种西红柿,全程机械化作业,栽苗打孔精确到行距50厘米,灌溉时竟然喷洒鲜奶,每个西红柿又大又甜。”他谈及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分拣包装时,见有的西红柿果型大、外观美,就是根蒂处有点裂纹,于是他也装进箱里,没想到农场主一脸严肃地告诉他,以后有一点瑕疵都要扔掉,因为包装箱上写有农场主的名字。

乡村借脑谋振兴

田里,秧苗绿意盎然;路边,民居白墙黛檐,别墅成排。7月15日,在永隆村一家养猪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竟没闻到一丝异味,原来养猪用上了蚊香,猪场主人黄峰正用流利日语和日本农场主电话交流。“这是用日本学来的技术搞的养猪场,种苗、防疫、饲料选配都是日本标准,猪肉品质有很大提升。”黄峰说。

同样去日本研修过的村妇女主任张小莉,则利用先进经验养起七彩山鸡,每年5000只鸡被太子山景区提前预订。施祯忠则把在日本学到的种植技术用于本村,发动村民种上千亩蔬菜,有生菜、西红柿、萝卜等,周边顾客都说好吃,纷纷抢购。

借国外种植、养殖技术,永隆村产业兴旺。从种水稻、西红柿、包菜,到养猪、养土鸡、养鳜鱼,永隆村不仅量大,而且质优。前来收购的商贩惊奇地发现,这里种的西红柿,又红又大,品质好;养的土鸡,肉质鲜美。现在,该村两委一班人大多去过日本研修,把农业先进管理经验带回来,用于带领村民致富,已实现水稻、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今年,该村两委准备借鉴日本休耕轮作模式,保护土壤资源。

村民富裕家乡美

2017年,永隆村人均收入1.8万元,比10多年前增长近10倍,村里有180户村民买了小汽车、盖了新房。走进村民熊明祥的家,里面一尘不染,地板擦洗得锃亮,茶几抹得照见人,房前屋后还栽种了紫薇花、月季花。“这都是在日本研修几年养成的生活习惯。”熊明祥笑着说。“日本的厕所干干净净,村里家家户户像花园,200多位打洋工的村民回来逢人就说。他们当起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解说员’,村民的内生动力被激发,看来乡村振兴也要‘走出去’。”施祯忠说,秸秆禁烧以前是村里的老大难,村里人走出去后,发现日本的秸秆全部打捆回收。如今,村里秸秆3年没人点一次火。

人勤物阜。“在日本,70岁的老人还下地干活。”以前,永隆村村民农闲时,不是打麻将,就是议论家长里短。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有时间,就去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在日本,垃圾都是分类处置,现在有村民提出要学习借鉴,我们也准备分类收集村里的垃圾。”施祯忠说,现在264户村民已全部自发改成水冲式厕所,红白喜事主动不放鞭,村民之间相处礼貌友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张君

责编:张瑞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