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种珍稀鸟类栖息荆门!爱鸟人共倡爱鸟、护鸟

05-29 10:57  

你见过被誉为“水上飞羽大熊猫”的

中华秋沙鸭吗?

你见过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小鸟”

蓝喉蜂虎吗?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

或者没见过这些不同寻常的小鸟

但它们如今就生活在我们荆门

在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会长董玉清及爱鸟人士的镜头里就出现过这些小鸟的身影,他们长期关注鸟,拍摄鸟,保护鸟,他们的足迹踏遍荆门的绿水青山、湖泊湿地,希望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特有珍稀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世界濒危物种,被誉为“水上飞羽大熊猫”。去年11月下旬,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组织鸟类观察员,在漳河水库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时,首次发现记录了迁徙漳河水库栖息越冬的“国宝”中华秋沙鸭近200只左右。

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会长  董玉清:“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的鸟类活化石,它存活了1000多万年,由于它的物种属于濒危物种,目前在中国境内生存的秋沙鸭只有2000多只,在我们漳河就发现了200多只,占了十分之一,数量还是很大的。”

发现中华秋沙鸭后,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会长董玉清积极向当地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漳河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请人大、政协代表写提案,呼吁尽快建立“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在他及一些爱鸟人士的呼吁奔走下,漳河库区已经建立两个鸟类观测点。

中华秋沙鸭来到漳河栖息是见证漳河生态环境恢复的最好成果。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华秋沙鸭,今年3月,荆门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荆门、宜昌两地共建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座谈会”。目前,荆门与宜昌已在漳河水库上游共建了“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陈院工作站”

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会长  董玉清:“通过省里在宜昌、荆门、襄阳三地,共建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将来把它建成国家公园,建成中华秋沙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样(它们)才能得到保护,中华秋沙鸭才会越来越多。”

5月22号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荆门市生态环境局和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在漳河之滨举行了保护“国宝”中华秋沙鸭宣传推介活动,在活动现场,荆门市生态环境局为共建“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进行了揭牌,并为“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志愿者”举行了授旗仪式,并乘船进入漳河水域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考察。

董玉清的环保之路从拍摄野生动物开始。上世纪90年代初,董玉清在荆门日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凭着对大自然的热爱,董玉清不顾自己腿部有残障,利用工作之余,一拐一拐地寻遍了祖国的万里山川,为珍稀野生动物摄影拍照。经过几年的拍摄,1998年,他主编出版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20多年来,董玉清奔赴祖国各地,深入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等多个自然保护区,拍摄珍稀鸟类。近年来,他发现随着生态环境改善,荆楚大地已成为中部地区鸟类最丰富的资源地之一,便将精力主要放在湖北,尤其是荆门进行拍摄。如今,他已用镜头记录300多种野生鸟类,其中有“中国最美的小鸟”蓝喉蜂虎、“水凤凰”水雉、“国宝”黑鹳等。

2017年7月,董玉清发起成立“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他当选会长,如今会员达600多人。在董玉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人加入爱鸟护鸟行列,曾红旗就是其中的一员。

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曾红旗:“每天我们早上一出来就首先巡视一遍水面,岸上,看鸟类的生存情况要做记录,把照相机带着把它照下来。再就是调查,荆门的鸟类还有多少种。”

现在只要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组织观鸟护鸟活动,总少不了爱鸟人士曾红旗的身影。只要不下雨,他都会开车在在荆门全域内观察鸟,拍摄鸟,保护鸟,每个月他的车基本上要跑5000公里左右。

天空因为有了自由翱翔的鸟类,才显得辽阔高远;我们的周围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鸟类,才显得生机勃勃。董玉清表示,他将和爱鸟文化研究会的爱鸟人士一道将爱鸟护鸟行动进行到底,为鸟类守住美好家园。

“国宝”中华秋沙鸭在漳河越冬栖息,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荆门人民之幸,我们必须珍惜大自然中的朋友。保护环境,爱护鸟类,董玉清、曾红旗等爱鸟人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也呼吁更多的市民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来,因为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蓝天、鸟鸣啾啾的优美环境,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责编:瑞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