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七十二团红军团:鲜红底色永不改

09-17 12:44  

1953年6月,崔英杰(第二排左一)随五军十五师通讯团来到新疆伊犁哈拉布拉乡(现四师七十二团)。当时,团政治处决定,在当地开办一所民汉学生兼收的学校。在部队当文书的崔英杰,被分配到学校当上了一名老师。这张照片是开学第一天老师们的合影

步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七十二团团部文化广场,一座由老红军、军垦战士和新一代团场青年形象组成的艺术群雕“开拓者之歌”巍然矗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红军团的历史。

循着红色足迹,我们来到了七十二团红军团纪念馆,馆藏的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通过现代化多媒体表现形式,全面展示了七十二团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驻守南疆三县、移防北疆伊犁、屯垦肖尔布拉克的光辉历程。

纪念馆中一条军绿色的军毯总会吸引前来参观的人们驻足。军毯上有一角用布条缝补着,还残留着些许被烟火熏烫过的痕迹,尤为显眼的是,军毯上有很多弹孔。

“这条军毯是父亲2015年捐赠给纪念馆的。当年,在抗日战场上,父亲与日寇作战,这条军毯是部队发放的战利品。”老红军姚云松的大女儿姚力回忆道。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军团。据七十二团红军团纪念馆的史料记载:1951年,进驻肖尔布拉克的红军团,有老红军23人、老八路126人、老解放军1560人。

1951年底,由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改编的第五师十三团奉命由驻防地库车北越天山,参加伊犁地区的剿匪平叛战斗。叛乱平息后,部队就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1952年,伊犁河谷白雪皑皑,王震关心七一七团的未来,他带领十五师(农四师前身)的领导,来到肖尔布拉克大草原,手握望远镜登高远眺,高兴地挥手一指:“你们看,这里一边是新源,一边是巩留,依山傍水,一片大草原,多好啊!师部就选在这里。”

在王震审定的规划图上有两条红线,它们是引水渠。之后,4300多名指战员冒严寒,顶风雪,进入工地。

转眼到了1953年初,巩乃斯河渡口封冻,汽车被阻,给养中断。施工部队断了粮食,战士们只有靠军马饲料充饥。1月13日,伊犁历史上极其罕见的强寒流袭来,野草上、树枝上结了一层层白霜。棉衣棉裤单薄如纸,刺骨寒风一扎就透,工地上的战士们一天冻伤370多人。

有着光荣传统的十三团(现七十二团前身),团结兄弟部队,顶着严寒,坚持施工。是年5月,总长33公里的东西干渠修通,灌溉良田13万亩。到了秋天,4万多亩小麦喜获丰收。两年后,农四师(现四师)已经拥有8个团场,耕地29万亩,粮食总产2169.5万公斤。

从沼泽碱滩到良田万亩,从地窝子到高楼林立,数十年过去了,七十二团早已渠系纵横、田陌连片,昔日荒无人烟的碱滩荒原,如今道渠成网,田畴如画,畜旺粮丰,百业俱兴。肖尔布拉克新城屹然崛起,树绿花红,街宽路平,楼房栉比。

解放战争时期,三五九旅的指战员们将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的红色基因一路辗转传承到七十二团。当年的不毛之地,如今早已成了“塞外江南”。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红色是七十二团的底色,更是兵团人的底色,这一红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兵团人的血脉里,一代一代永远传承下去。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杜莉

审核:张瑞华

三审:黄韶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