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十三五成就巡礼丨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11-15 19:26   云上荆门  

“十三五”期间,荆门市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各类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授能力显著增强。

在尉迟恭路与荆山大道交汇处西南侧,正在建设的疾控中心新址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后续将进行室内装修,预计2021年交付使用。

荆门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郑宏山:“我们疾控中心建成以后,将提高我们整个卫生应急的处置能力,以及疫情分析预警能力,检验检测能力。特别是我们实验室建成以后,我们将建成两个负压二级生物观察实验室,以及多个PCR检测实验室,全面提高我们对病毒细菌的检测能力。在全市公共卫生处理过程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成为“健康荆门”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市重大救治基地和新冠肺炎市级定点医院,重点加强医疗器械储备能力建设,对标对表做到储备品种、储备数量100%达标。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 刘旭:“我们所处的这个地方是我们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应急物资储备仓库,这边堆设的就是我们的外科口罩、帽子,还有医用防护口罩,以及其他的一些应急物资设备,我们都是按照省、市以及国家相关要求,进行30天的一个储备量进行储备的。”

近年来,荆门市加快构建“市区一体”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到2020年底,实现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对市辖区急救站统一指挥调度和“六统一”,形成城市“10分钟急救圈”和“农村30分钟急救圈”。

120 指挥中心:“是在热电厂一生活区吗?也就是北区是吗?小广场上面是吧?车已经过去了,我们医护人员应该快到了。”

10分钟以后,晕倒在热电厂广场的老人被救护车接送到荆门市中医院接受救治。

荆门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副主任 刘中秀:“也就是说我们以后120这一块,不仅和县里的,还有乡镇的以及社区的各个卫生服务中心都会联络起来,这样就可以缩短急救半径的时间。”

目前,荆门市建立起市、县、镇、村四级医疗分诊体系,全市1263个村卫生室全面完成达标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了村卫生室“前哨阵地”作用,基层常态化防控防线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网底”进一步夯实。到2022年,荆门市将初步建成体系健全、分工明确、反应快速、运转高效、指挥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传染病重大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

荆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卫生应急办主任 蔡云峰:“在预案建设、队伍建设、练兵提能、培训演练等方面,加大力度,为守卫荆门公共卫生安全,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杨帆

审核:郑耘

相关阅读